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創新中繼往開來

2017-10-23
S1.jpg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路透社李江松)

回顧“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進取;展望“十九大”後的未來五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繼往開來,優化創新,助推中國崛起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盤點過去五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三大創新

首先,通過召開“外交兩會”創新對外戰略。一是召開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明確周邊外交新戰略;二是召開第二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習近平主席首次系統闡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定位。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內涵可概括為“3+1+1”。也就是“三個堅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國際關係民主化,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一個理念”:即“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一個觀”:即“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

其次,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靈魂創新外交理念。習近平主席着眼引領國際秩序重塑,提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思想,涵蓋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環境五大領域,兼顧雙邊、區域、周邊、全球多個層次。在西方主要大國自私自利、倒行逆施,多邊主義與全球治理充滿變數的多事之秋,習近平主席於2017年初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承諾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再次,外交實踐創新呈現“三大亮點”。一是多邊外交與全球治理持續發力,接連承辦亞信、APEC、G20、金磚等多場國際組織峰會,主場外交有聲有色,G20杭州峰會開啟了“中國引領、大國共治”的全球治理新紀元。二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外交大手筆書寫了國際發展合作新篇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盛況空前。三是堅定捍衛領土主權,創造性開展維權鬥爭,在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的同時兼顧有力、有效,東海釣魚島巡航實現歷史性突破,南海島礁建設取得實質性拓展,中印邊界爭端得以妥善管控。

前瞻未來五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致力打造“四個新”

未來五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在中共“十九大”新精神指引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護航,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一是在戰略文化上弘揚“新王道”。基於五千年中華文明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戰略自信,古為今用、返本開新,弘揚義利兼顧、德力俱足、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的務實“王道”,並在與唯利是圖、唯我獨尊、迷信武力的“霸道”的競爭中不斷彰顯中國的正能量,從而得道多助。

二是在指導思想上貫徹“新方略”。基於未來五年世界處於不確定、不穩定的高風險時代,基於中國崛起的關鍵期,堅持穩中求進、行穩致遠、攻堅克難、迎難而上。一方面要“穩”,中國現已被外界視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要預防因為樹大招風而被前後夾擊。另一方面要“進”,針對外交老問題與新挑戰展開新的偉大鬥爭,敢於並善於破解難題。

三是在外交布局上促進“新平衡”。一方面,鞏固落實既有尤其是多邊外交成果及部署,量力而行參與全球治理,兼顧承擔大國責任與增進大國權益。另一方面,將主要精力用在周邊,直面並有效應對周邊熱點難點,如陷入惡性循環的朝核危機、中印邊界爭端、南海及東海釣魚島問題等。

四是在博弈能力上實現“新躍升”。強化涉外風險管控,重點包括:管控大國關係風險,針對某些西方大國的新特點,靈活博弈,精準反制;管控邊境、朝鮮半島、南海等周邊安全風險,捍衛領土主權,維護地緣利益;管控“一帶一路”推進中的海外利益風險;管控網絡空間風險,維護“網絡主權”,妥善應對各類非國家行為體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