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副研究員

處理中美在人工智能上的複雜關係

2024-01-09
李崢.jpg

在舊金山中美元首峰會上,兩國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其中,兩國將推動人工智能的政府間對話機制,試圖合作應對這一全人類共同關切。作為一個科技領域的新議題,中美在人工智能上的對話有經驗可以遵循,也面臨具有全新特點的挑戰。兩國需要在競爭與合作並存的複雜關係中找到均衡點,同時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明確方向。

中美在人工智能上既存在理念上的共識,也存在現實上的分歧。一方面,中美兩國在推進人工智能治理、管控該領域的戰略風險上有共同意願。2023年11月,包括中美等28國、歐盟簽署《布萊切利宣言》,確定了人工智能對全人類構成共同挑戰的基本認知,並將推進後續治理議程。另一方面,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對中國施加單方面制裁,阻止中國獲取美國最先進技術和設備。這些打壓措施勢必會影響雙方對話和合作的氛圍,造成誤解和誤判。

美國方面將這種複雜關係稱為“既競爭又合作”,認為競爭因素不會影響合作關係,雙方應當為更大的全人類利益排除干擾。在美方看來,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類似於氣候變化和網絡安全,這兩個議題上中美均曾存在激烈爭論,但最終推動了務實合作。但是,人工智能與上述議題有一些顯著差異,兩國難以簡單複製過往的經驗和路徑。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從短期看,人工智能還處於發展早期,風險和收益難以準確評估。當前,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仍在高速前進,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可能成為各國科技研發的加速器。各國無法無視該技術蘊含的巨大潛在收益,不會接受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中落伍。在這一背景下,雖然人工智能存在一些風險和挑戰,但與潛在收益相比處於次要地位。各國難以像對氣候變化、網絡犯罪一樣接受有較強約束力的國際規則,這將讓中美之間的合作缺乏來自第三方的壓力。

從中期看,人工智能的發展更加多元、分散,更容易擴散。相比其他前沿技術,人工智能主要依靠開源技術生態,很多技術進步源於各國科學家合作及相互碰撞的結果。未來,這種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意味着相比國家和企業,由跨國技術精英組成群體將對該技術發展方向起關鍵性影響。這些非國家、非企業行為體的存在讓治理變得更加複雜,對於風險的溯源將更加困難。僅依靠政府間合作及對企業端的治理不能確保該技術發展不會衝擊公眾利益。

從長期看,人工智能的戰略風險更大,更具突發性。2023年12月,聯合國人工智能高級別諮詢機構發佈了臨時報告,認為人工智能的風險難以窮盡,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全方位調整。一些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的最大風險是其失控、擴散並破壞人類社會。在此情況下,多數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信息生態都可能遭遇顛覆性破壞,所造成的損失無法評估。而且,人工智能的演化具有突發性,一些可能帶來戰略性風險的技術突破可能突如其來,超出各國監管機構的預料。此類戰略性風險一旦發生,將讓人工智能轉變為人類社會的對立面,進而讓人工智能帶來的收益也瞬間歸零。

中美人工智能領域對話與合作需要考慮這些新特徵,並進行相應調整和應對。兩國需要討論各個時間維度及層面的不同風險,也需持續關注最重要的戰略性風險,並引領應對此類風險的全球治理議程。美方需要正視人工智能的最主要風險並非來源於國家競爭,所謂的出口管制無法減少人工智能發生戰略性風險的幾率。美方不應剝奪任何一國發展人工智能的合理權利,也應避免因人工智能的全球技術生態分裂和脫鉤,致使一些技術研發可能脫離監管和各國技術精英的關注。中美在促進政府間對話的同時,更需要延續和擴大兩國科技界、學界、智庫等二軌渠道對人工智能相關議題的討論。兩國需促進科學界的研發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服務於向善的領域,給各國樹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