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以中國方案解決人工智能的雙刃劍效應

2023-05-03

近期,ChatGPT、GPT4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得到快速普及應用,標誌着人工智能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國際輿論對這場前途未卜的技術革命看法不一。一些積極樂觀人士認為這意味着人工智能革命的開端,將全方位改變人類社會的基本形態,讓更多人擺脫重複勞動,顯著提升技術創新速度。但另一些人士則認為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存在失控風險,可能在短時間內給各國就業市場帶來衝擊,製造出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和安全隱患。

廣泛的社會滲透力和潛在的通用價值是ChatGPT、GPT4有別於以往人工智能的重要特徵。一些早期測試表明,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具有超過一般民眾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此類人工智能應用體現出前所未有的演進速度,在不足五年內,GPT訓練模型即迭代了四次,每次迭代均帶來100倍以上的效能提升。這一技術進步速度遠遠高於摩爾定律。

這種空前的演進速度使ChatGPT在短期內跨越了從測試到實用的門檻,迅速進入千家萬戶,也有可能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和拓展。這種進步速度也強化了人工智能的雙刃劍效應,即該技術既帶來巨大的商業前景和產業變革,又同時可能給社會穩定和部分民眾帶來衝擊。這種雙刃劍效應成為各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必須面對的難題。

作為ChatGPT的發源國,美國科技界對該技術的後續發展存在擔憂。以埃隆·馬斯克為代表的一批科技界人士呼籲優先保障人類社會對文明的控制權,限制更先進人工智能的研發。這一呼籲在美國國內引起爭議,但也體現出美國主流社會認同人工智能雙刃劍效應。

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則面臨更加艱難的選擇。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在產業發展和技術治理上少走彎路。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也擔心會在這場革命中被甩下,成為技術替代最早期的對象。此外,發展中國家亦不能免於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社會衝擊及潛在社會安全威脅。

對於這些問題,中國已經準備好了答案。2019年以來,中國政府發佈了一系列關於人工智能治理的文件,確立了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與安全上的基本立場和理念。這些文件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主張,不僅有利於中國平衡好人工智能的機遇與風險,也給更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考。這些理念可被概括為四項原則:

第一是以人為本。人工智能作為一項信息技術,其根本任務仍然是為了服務人類社會發展,而不是對其帶來顛覆性衝擊。中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優先考慮人工智能的社會價值。中國強調“智能向善”,將安全、可靠和可控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要求,將解決倫理問題作為人工智能研發和推廣的前提條件。中國將充分顧及社會尤其是普通民眾對於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適應性,不會讓民眾福祉成為技術發展的犧牲品。

第二是與本國發展理念對接。當前,各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側重點、產業布局上各有不同。中國在自動駕駛、機器視覺、智慧城市上有一定技術積澱,但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上處於初級階段。ChatGPT的橫空出世並不會改變中國在人工智能上的主要布局。中國提倡運用人工智能保障民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其現有布局也服務於這一戰略目標。ChatGPT等新應用能否符合中國的發展理念是其能否在中國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第三是依法監管,治理先行。中國強調依法治國,人工智能同樣不是法外之地。為確保人工智能發展符合法律和公民權利保護,中國此前已在用戶隱私、數據安全、算法公平性和透明性等問題上發佈了法律規定,將嚴格規範人工智能企業的數據採集和技術應用。近年來,中國已經對一些具有社會危害性的深度偽造應用實施治理。未來,中國也不會任由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民眾權利的人工智能應用無序發展。法律制度和治理環境完備是此類人工智能應用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前提。

第四是促進全人類共同福祉。中國強調科技進步最終惠及每個人,反對技術壁壘和技術鴻溝。在這一層面上,中國堅定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呼籲各國從人類社會整體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演化。為避免在該領域出現惡性競爭,催生出對危及人類社會的技術濫用,中國支持加強國際交流,構建全球共同規則和治理體系。中國也呼籲各國在開發人工智能的同時更重視提升普通民眾對人工智能的適應能力,促進人類社會與人工智能協調發展。

這四點原則基於近年來中國前沿技術治理的經驗,也符合各國普通民眾對於技術革命的關切。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內的前沿技術不應脫離服務社會、服務民眾的根本目的,更不能成為少數國家、少數企業擴展其霸權的工具和平台。

中國呼籲以負責任、開放共贏的態度開發和應用新一代人工智能,也相信這一理念能夠解決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雙刃劍問題,更符合發展中國家和各國普通民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