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雲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岸田文雄突訪烏克蘭與日本的政治外交戰略新定位

2023-03-31
微信圖片_20230331101440.jpg

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烏克蘭進行了閃電式訪問。此訪正值中俄首腦會晤期間,引發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有的分析認為,日本作為今年7國集團峰會的主辦國,需在5月峰會召開之前以首相到訪基輔來體現西方集團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抗俄的姿態,並引領西方抗衡中俄接近。筆者認為,此次岸田文雄訪烏受三重邏輯推動,體現了日本試圖尋找政治外交戰略新定位的意圖。

首先是日本國內政治邏輯,即通過打破二戰後日本首相不訪問戰爭還在進行的國家和地區的慣例,為岸田文雄和自民黨樹立具有魄力的領導人形象。2022年底,日本通過了包括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內的三個文件,提出將大幅提高防衛開支及保有反擊能力等,這是從多方面對戰後日本安保政策的突破。岸田文雄還承諾日本將為烏克蘭提供非殺傷性的防衛裝備,這也是朝着正常國家邁進的一個步驟。岸田文雄和自民黨可以將這些作為創造戰後日本外交轉折點的政績來宣傳。

考慮到4月日本將進行地方首長選舉,而岸田文雄很可能在明年自民黨總裁選舉前、甚至不排除在今年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上述安保和外交上的突破有助於提升岸田文雄和自民黨的人氣。換言之,日本在政治和戰略上走向正常大國的國家日程似乎與岸田文雄和自民黨尋求長期執政的政治日程同步。

第二是日本外交尋求認知塑造和日程設定領導力邏輯,即通過將歐洲安全與亞洲安全掛鉤,在包括7國集團峰會在內的國際平台上引領外交日程設定,特別是在塑造中國認知上發揮領導力。日烏首腦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除強調歐洲、大西洋與印太安全不可分外,還對東海、南海以及台海問題都有涉及。據報道,5月的廣島7國集團峰會將首次將中國作為單獨的議題討論,並主要討論所謂的“台灣有事”。日本領導人已多次談到過今天的烏克蘭可能就是明天的東亞的觀點。

日本認為,歐美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對東亞關心不足,作為亞洲唯一的7國集團成員,日本因此要努力向歐美國家表明7國共同面對中國挑戰甚至威脅的認知。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似乎想要在塑造中國負面認知上成為7國集團的領頭羊和急先鋒,從而在認知塑造和外交日程設定能力上展示領導力。

第三是日本試圖做西方和全球南方之間的支點國家新定位的邏輯,即通過與印度等全球南方的核心國家強化戰略合作,讓發展中國家理解和支持西方國家的立場,從而在西方世界中提高日本的戰略存在感。俄烏戰爭發生後,很多發展中國家選擇了不選邊的立場,美國的立場和話語並沒有獲得全球南方的廣泛支持。而日本之前提出的以價值觀劃線的印太戰略也引發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對於地區分裂的擔憂,日本認為如果能夠吸引和團結這些國家將能體現出日本戰略和外交的優勢。

此次岸田文雄在訪印時候提出了實現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新的推進計劃。這個計劃將維護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作為主要支柱,試圖以減少意識形態色彩來吸引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共鳴。同時,該計劃將日本和印度分別作為西方國家和全球南方的支點國家來實現戰略對接。

日本走向正常大國化的趨勢,日本對認知塑造和外交日程設定領導力的渴求,日本謀求成為西方和全球南方之間支點國家的新定位,這三重邏輯是岸田文雄訪烏的主要推動力。但日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這三重邏輯,顯然是存在問題的。依靠加強軍事、走正常大國化道路,不僅在日本社會中存在很多的制約,也會引發鄰國和地區擔憂。通過主導塑造中國負面認知展示外交領導力,不僅會損傷中日雙邊關係,還會減少日本外交的空間。

此外,日本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觀似乎同美國的以民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觀不同,但其本質上仍然是以塑造中俄作為反面參照物為前提,具有意識形態色彩和雙重標準。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試圖通過修正之前的印太戰略來團結不選邊站的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希望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可以理解,但其缺乏包容性的戰略和戰術都無法實現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