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雲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北約集體安全迷思與「疑似多邊主義」

2022-07-14

北約馬德里峰會被一些評論認為是以北約為基礎的歐洲多邊安全機制空前強化的歷史性時刻。新防衛計劃將快速反應部隊增加七倍(從4萬人增至30萬),美國宣布將在波蘭建立一個永久性軍事總部,並在羅馬尼亞增加5000兵力,峰會還邀請芬蘭和瑞典入盟。此外,北約制定了今後10年的新戰略概念,將俄羅斯定義為最重大的直接威脅,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挑戰”。北約還首次邀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與會。

北約上述“強軍、北擴、東進”三部曲也被一些評論認為是安全多邊主義機制的空前強化,會讓不斷擴容的北約獲得更大的集體安全。然而筆者認為,北約“安全多邊主義組織”的自我認知是有誤導性的,它是一種典型的“疑似多邊主義”組織。這種安全迷思的深化不僅難以帶來集體安全,相反會帶來新一輪集體不安全的結果。

首先,多邊主義的核心原則是包容性。儘管北約東擴被解釋為開放性和包容性的象徵,但北約作為一個集體軍事防禦組織在本質上並沒有擺脫封閉性、對抗性和排他性。歐洲安全架構中的歐安會(OSCE)作為一個具有普遍包容性的泛歐組織,曾經極有希望成為冷戰後歐洲集體安全的多邊主義核心。但是,以對話和建立信任為基礎的歐安會一次次地被指責為沒用、不靠譜,而有飛機、坦克、艦艇及軍費量化指標的北約則被宣傳為真正擁有強大軍事威懾力的多邊安全組織。冷戰後,北約的每一次擴大和強化都是對歐安會的邊緣化,也是對一個真正具有包容性的政治安全多邊框架在歐洲生根發芽的阻止。雖然北約軍事威懾力一次次被證明沒用,但每一次的結論都是威懾力強度不夠。此次烏克蘭危機後,有人就提出,北約東擴不是問題,問題是東擴不夠快,如果烏克蘭是北約成員國,俄羅斯就不會發動軍事行動。還有人說,正是因為北約大多數成員國在軍費開支方面三心二意,達不到GDP的2%這一基準,才會讓俄羅斯認為北約軟弱。按照這樣的邏輯,只有通過北約不斷擴容和強軍來實現更強大的威懾力,歐洲才能獲得安全。

其次,安全多邊主義的核心應當是安全的不可分割性。誠然,我們也看到北約以前發表的文件提及安全不可分割性原則,但北約的不可分割性僅限於成員國之間。北約安全戰略制定的前提是設定假想敵,從人道主義干涉到反恐,再到現在回歸冷戰思維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尋找敵人的心理始終伴隨着北約的發展軌跡。

第三,北約的亞歐安全掛鉤論看上去似乎是多邊主義的擴大版,其實,這是一種集體不安全向其他地區的蔓延,是“疑似多邊主義”的擴散。正如前述,北約的自我認知是,它是維護歐洲安全的唯一真正有效的地區安全架構。無論出現什麼問題和危機,北約從不反思它的戰略前提,相反認為是北約不夠大不夠強所致。這種認知邏輯有向亞洲蔓延的趨勢,一些人開始認為亞洲地區沒有北約所以更加脆弱,他們將烏克蘭和台灣相提並論,將中國作為主要假想敵。按照這種邏輯,亞洲即使不能建立類似北約的多邊軍事集團,也要努力建構各種小多邊機制。近年來,美英澳(AUKUS)、美日澳、美日韓等小多邊框架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北約也表示要積極關注亞太安全,美國在今年初發表的《印太戰略》中也明確支持這個方向。

冷戰後,亞洲地區已經建立起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多邊安全協商機制,其重點在於建立信任、預防外交和共同安全。但隨着輿論炒作地區緊張,認為東亞只有擁有北約那樣的軍事多邊機制才能安全的論調越來越多,以東盟為中心的多邊主義面臨被邊緣化的威脅。

目前看,無論在歐洲還是亞洲,都需要阻止安全領域“疑似多邊主義”思維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