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郭春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為何澳英美安全聯盟不得人心?

2021-11-01
未標題-1.jpg

近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突然宣布締結新的三邊安全聯盟(AUKUS),美、英還承諾將助澳建設核動力潛艇,引發軒然大波。雖然該聯盟被普遍視為劍指中國,但地區乃至全球其他國家的反對甚至比中國還要強烈。

首先,綁定美國戰車,澳大利亞民眾不甘心。作為新聯盟名義上的最大受益者,莫里森政府顯然對於澳大利亞受到盟主美國的青睞、獲得遠超中等強國身份的高級裝備是喜出望外,甚至得意忘形的。但包括前總理基廷在內的有識之士卻擔憂該聯盟會令澳得不償失,甚至後患無窮。

一是擔心澳就此成為美國附庸,喪失防務主權。以核潛艇為代表的美式高端裝備入列,及與美國協同的“天然使命”,無疑令澳大利亞綁定美國戰車,成為美國在印太的前沿基地。澳大利亞名義上獲得了美軍的保護,實則成為了美國印太司令部的一部分。若戰時,澳將首當其衝。

二是大變局下,澳大利亞對美國“一邊倒”,相當於自動放棄了其他可能的戰略選項。新聯盟令亞洲國家更加堅信澳大利亞為“異類”,其內核依舊是“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澳大利亞也自然失去了在不確定時代縱橫捭闔、發揮創造性影響力的資本。

三是當前澳大利亞經濟承壓、財政赤字高企,莫里森政府卻將重點轉嚮應對“莫須有的安全威脅”,全力建設耗資巨大、交付時間遙遙無期的遠程攻擊型戰略武器。疫情之下,這些國防開支無異於與民爭利,政府也終將面臨民心向背的考驗。

其次,挑動地區緊張局勢,地區國家不答應。此次核潛艇合作是美國1958年向英國轉移核潛艇技術之後的首次,在地區安全局勢升溫的背景下,此舉無疑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一是打破地區軍力平衡,刺激地區軍備競賽。若進展順利,澳大利亞有望成為全球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基於它與東南亞國家的歷史糾葛,其水下攻擊能力的強化對周邊國家而言絕非福音。出於安全考慮,地區國家恐被迫進入地區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

二是助長澳“玩火”氣焰,增加地區局勢升溫風險。美國全力武裝澳大利亞,無非是要發揮後者的地緣優勢,在美國力有不逮的情況下,增強其攪動南海、台海等局勢的能力。美、英的加持則進一步助長澳在地區繼續扮演“副警長”的雄心,進而增加了地區擦槍走火的可能。AUKUS機制宣布之後,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已於第一時間表態,警告澳方要避免挑釁性行為。

三是私相授受核潛艇技術,觸碰核不擴散底線。美、英雖口口聲聲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卻通過幫助無核國家建設核潛艇的方式,令澳獲得亦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高濃鈾。很難想像擁有豐富鈾礦且獲得鈾濃縮技術的澳大利亞會輕易放棄成為擁核國家,更難保其他無核國家不會起而效之。

第三,建立排他性小圈子,美國其他盟友和夥伴不高興。拜登政府將新組建的澳英美三邊安全聯盟視作美國盟友的“最優先級”,承諾同宗同源、高度互信的三個“海洋民主國家”將共享高度敏感的防務技術。這種圈中套圈、盟中建盟的方式首先令跨大西洋夥伴感受到了涼意。歐盟重要成員法國成為該聯盟的首個受害者,與澳簽訂的百億常規潛艇訂單硬生生被美英核潛艇挖了牆角。慘遭毀約的法國視之為“辱法事件”,痛斥澳大利亞背信棄義、美國背後捅刀。歐盟則對與“不可靠國家”澳大利亞進行的自貿談判心存疑慮,歐洲戰略自主的緊迫性再次凸顯。

印太夥伴對美國這種劃分親疏遠近的盟友網絡亦心有戚戚焉。近年,美國力推印太戰略,並大力鼓吹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的核心地位,但在防務技術等關鍵問題上,美國卻拋開同為盟友的日本和重要夥伴印度。美國在全球所倚重的“五眼情報聯盟”本應是高度互信的群體,但加拿大和新西蘭亦被排除在三邊聯盟之外。當前,日本、韓國等盟友已經明確表達了“同等待遇”的意願,印度則有意採購法國核潛艇,加拿大和新西蘭國亦難掩被“薄待”之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事實上,拜登政府頻繁“建群”與前任特朗普政府的頻繁“退群”並無二致,皆是奉行“美國優先”,即便是親密盟友也不過是美國維護霸權的棋子,AUKUS只不過讓人們進一步拋棄了幻想。在地區大多數國家均在努力維持和平與穩定之際,美國為了一己之利,故意挑動地區對立與惡性競爭,不得人心當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