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新時代的中國軍隊希望成為全球秩序的穩定器

2019-07-27

7月24日,中國政府發佈了《新時代中國國防》白皮書。這份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首份系統、全面的國防白皮書詳細介紹了解放軍新的指揮和管理體系、中國軍隊新的戰略任務、以及中國軍隊建設的長期方向。可以說,這份報告是關於中國軍隊最為詳盡、透明的報告。

白皮書的發佈恰逢其時。近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戰略猜疑逐漸轉向軍事安全領域。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與柬埔寨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將允許中國使用該國的一個海軍基地。另外有報道稱,除了瓜達爾港之外,中國尋求在巴基斯坦更靠近伊朗的吉沃尼興建一個軍事基地。

這些報道組成了美國戰略界新的推論,即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走向軍事化。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西方學者甚至認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真正目的是軍事擴張,經濟合作只是一種“誘餌”。在當前中美關係變得更加敏感的背景下,這種陰謀論更容易傳播並且造成影響。

此類陰謀論誕生的根源在於美國對中國軍事戰略和軍事意圖的誤解。美國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增長與防禦姿態是一對矛盾。由於中國在軍事上的崛起似乎是一個必然趨勢,那麼這種崛起必然導致中國不滿足於維護國土安全的目標。美國猜測,中國將複製多數強國的發展路徑,即通過軍事實力來追求區域或全球霸權。中國這份國防白皮書澄清了這個誤解。

新版中國國防白皮書承認中國所處國際環境和中國軍隊發生的變化。白皮書對於國際形勢的判斷相比2010年版本更加謹慎。報告稱,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世界並不太平。國際軍事競爭日趨激烈使得中國需要繼續縮小與世界軍事領先國家的差距。基於內外環境需要,中國推行了前所未有的軍事改革,組建了新的管理和作戰指揮體系。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有了更清晰的戰略方針,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強調戰略上的防禦與戰役上的進攻相統一,着力提升備戰和實戰能力。

這種更清晰的姿態並不意味着中國將改變防禦性軍事姿態。事實上,新版白皮書認為中國已經找到了解決實力增長與防禦姿態之間矛盾的方法。解決方法之一是隨着中國軍事實力的增長提升透明度。這份白皮書不僅詳細介紹了中國軍事改革後新的作戰部隊組成、規模和力量布局,也表明了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規劃,其總體方向是壓縮非作戰人員,大幅縮減陸軍現役規模,適度增強戰略及新興領域的作戰力量。這種建軍方向充分表明中國的軍事建設是以本土防禦為主要目標。

解決方法之二是明確中國國防開支的限度。白皮書用數據表明中國國防開支增速與國家經濟和財政支出大體一致,相比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中國並沒有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加大國防開支增長幅度,也無意藉助軍工產業拉動國內經濟。

解決方法之三是中國軍隊將增加對國際公共安全產品的供應。白皮書首次將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軍隊的長期任務之一。中國軍隊是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積極支持聯合國維和、國際聯合護航、國際災難救援、人道主義援助及國際反恐合作。中國認為世界上的不穩定因素是普遍聯繫的,通過建設性方式控制和減少這些因素也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有利。

解決方法之四是加強國際軍事合作,積極融入國際安全體系。雖然中美關係近期遭遇了一些波折,但白皮書認為中美軍事關係保持着較為積極的態勢。中國希望兩軍關係成為中美關係的穩定器。中國也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軍隊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軍隊的了解。中國正在更積極地參與地區安全架構,妥善解決與一些鄰國的爭端和分歧。

上述解決方案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即新時代的中國軍隊希望成為維護全球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建設性力量。中國長期信奉“止戈為武”的和平觀,相信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這種哲學理念為中國崛起和全球秩序找到了一條相互融合的道路。中國相信,軍隊和武器的目的並不是恃強凌弱。中國軍事建設的終極目標,就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全球秩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