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日本面對一個崛起中國的困境

2018-12-11
c.jpg

對於日本官員而言,近期於巴布新幾內亞召開的APEC領導人峰會不啻為一次令人不那麼舒服的追溯歷史之旅。新幾內亞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見證了幾次最慘烈的戰鬥場景,有超過10萬名日本軍人在與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的交鋒中葬身於此。

參加峰會的日本代表團懷揣着一種強烈的感受回到東京,那就是這塊名不見經傳的土地正再次見證大國交鋒的情景。APEC領導人峰會召開之時,正值澳大利亞和美國宣布計劃於巴布新幾內亞的馬努斯島聯合開發海軍基地,這顯然是兩國在努力試圖抗衡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中國人自己也在這片區域大力投資,同時有傳言稱中國也正尋求在此建立一個軍事基地。

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令一些日本戰略人士聯想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敵對關係。一位日本高級官員對我說:“中國人還不明白的是,當美國人感覺到他們的領導地位受到威脅時,他們的反應會異常激烈。”然而,這位官員同時還指出,現在的中國比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更具實力挑戰美國。

珍珠港之戰爆發時,日本的經濟體量僅為美國的1/10。相反,今日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是美國的60%。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這一比例則更高。

東京的這些想法在北京引發了憤怒情緒。中國人稱,上世紀30、40年代日本軍隊在亞洲的暴行實在無法與今日中國在亞洲以投資為導向的擴張——甚或在南海修建軍事基地——相提並論。

面對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升溫的敵對情緒,這些揮之不去的歷史宿怨令日本很難保持自身作為一個冷靜觀察者的角色。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的鄰國、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在亞洲的勢力均衡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而言,其全部政策中一以貫之的主題——無論是外交政策還是國內政策——就是努力讓日本未雨綢繆,應對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安倍先生於2012年重返首相之位,彼時他承諾要成為在東海領土爭端中挺身抗衡北京的日本領袖。安倍政府已經重新對日本憲法進行了解釋,這令日本軍隊可以更易與美國並肩作戰。

然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是一個令人氣餒又必須提防的盟友,他堅持對日本和中國祭出關稅大旗。因此,日本人已經開始在中美兩邊同時下注。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正如一位日本外交官所言:“日本公司依然極其重視中國龐大的市場。”如果日本政府能夠緩和與北京的緊張關係,它一定會這麼做。今年10月,安倍先生出訪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一場自兩位領導人2012年上台以來最為友好的會見。

但是,從長期來看,東京認為中國依然是日本安全和獨立所面臨的最大單一威脅。安倍政府深知,日本和中國之間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差距非常大,而且這種差距還在日益加深。中國快速擴張的海軍一直困擾着東京政策制定者們的神經,因為他們明白日本的島國經濟依賴開放的海洋通路。

因此,東京急於培養其國際關係,而不僅僅是與美國的關係。安倍政府一個重要的外交倡議就是努力在亞洲地區主要民主國家間建立一個非官方的網絡。該倡議的設想是創建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而印度和澳大利亞是關鍵夥伴。這兩國同為民主國家,同為重要經濟體,具備在兩端穩定廣闊亞洲地區的潛力。

日本的印太理念不僅強調發展援助和投資——在這兩個領域中國通常可以趕超它們——還包括推動諸如法治、開放、自由貿易和航行自由等“基本價值觀”。

在這一外交倡議的背後是東京對於印太地區大多數國家都不太願意生活在一個專制中國陰影下的認知。日本相信,這些國家會聯合起來抗衡中國。

然而,在日本的這一外交倡議中,一個重要的民主國家、強大的經濟體似乎並未扮演任何重要角色,這就是韓國。從理論上來講,首爾與東京都有一百個理由攜手合作。兩國同為民主國家,都對中國的頤指氣使忐忑不安,都面對着朝鮮這樣一個共同威脅。日韓兩國還同為發達經濟體,都面臨著諸如老齡化社會等相似的社會問題挑戰。

但日韓兩國關係卻極其糟糕。日本人憤怒於韓國試圖重啟二戰賠款事宜。而很多韓國人依然指責日本未能承認其在殖民時代對韓國犯下的種種罪行。

雖然日韓爭端日深,但這兩個東亞最重要的民主國家必須找到一條合作的道路。否則,它們會發現自己夾在中美兩個巨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機會獲得些許戰略喘息空間。

全文翻譯自《金融時報》,原文標題“Japan's Struggle with a Rising Chin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