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東海:無人機會讓我們亂開槍嗎?

2018-09-14

drones.jpg

雖然當前的討論高度且誇張地集中在中美貿易戰上,但東海發生意外軍事事件的現實威脅依然十分突出。中美兩國之間經濟緊張局面的持續,也許預示着會給這一爭議地區微妙的安全平衡帶來意外後果。這種說法的根據在於,中國正協調努力,使自己在中日雙方都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島/尖閣列島爭議地區增加軍事活動(即從空中和海上入侵)“常態化”。由於中國在開發、出口和使用無人機方面進展迅速,東海無人機活動的增多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013年,中國無人機飛越有爭議的島嶼,加劇了北京與東京關係的緊張,以至安倍晉三首相呼籲要“擊落”相關無人機。事實上,從2012年到2015年,中國入侵日方空域的總次數幾乎翻了一番。雖然數字在過去一年有所下降,但可想而知,北京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到之前的活動水平。

中國正在採取使其釣魚島/尖閣列島軍事活動常態化的戰略,這種手段是為了讓美國和日本對它加強自己的存在不再敏感。這是一場賭博,與土耳其在愛琴海有爭議的空域和海域進行的軍事活動可謂異曲同工。土耳其和希臘都聲稱對那裡的幾處岩礁(不同於釣魚島/尖閣列島)擁有主權,導致軍事緊張加劇。作為“常態化”戰略的一部分,2015年土耳其飛機侵犯希臘領空近1500次。不過美國能夠控制土耳其和希臘這兩個北約成員,避免它們發生公開軍事衝突。而在釣魚島/尖閣列島問題上,華盛頓明確是站在東京一邊,如果中國和日本軍隊發生空中意外或擊落事件,美國不太可能像土耳其/希臘的情況那樣,能果斷地扭轉緊張局面。

按照傳統觀點,東海無人機活動的增加也許不會像武裝戰機的戰鬥空域巡航,會構成嚴重的威脅。但在釣魚島/尖閣列島這樣的爭議地區使用日益武器化的無人機,使得實施空中主權“準則”的政治努力和軍事努力都變得複雜了。與傳統飛機不同,要想通過空中監視網發現無人機,其困難要大得多,而對摧毀敵方無人機的後果也有不同的法律解釋。在現代實踐中,一國政府很難因為損失“無人”資產,而回之以也許不相稱的軍事或政治行動。這一現實帶來的影響就是軍隊會更加大膽地採取冒犯行動,而不是像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通常所做的,避免事態的升級。

再回到前面的例子,愛琴海的緊張局勢也許能讓我們看清東海的事態會如何發展。有意思的是,愛琴海的“空戰”導致希臘和土耳其都損失了戰機和飛行員,但兩國並沒有打起來。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緊張不斷加劇,但生命的喪失對談判和交涉產生了強制性作用。無人裝置則排除了這一因素,這就有可能為出現相反的效果打開方便之門。隨着中國和其他的地區行為主體開發並獲得無人機,同時改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網絡,實施傳統的空中主權準則將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國聲明並意圖強制執行它單方面宣布的覆蓋釣魚島/尖閣列島的防空識別區,只會提高該地區無人機活動增加的可能性。前景不妙的是,美國2049計劃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報告警告說,中國有可能對釣魚島/尖閣列島發動一場“短小精悍的戰爭”。由於確信無人機給爭議地區增添了複雜性,報告還表示,“考慮到解放軍空軍在東海的挑釁活動急劇增多,以及日本的反應……發生爆炸性事件的可能性已經大大提高。尤其是,東京和北京沒有可供軍隊使用的“熱線”聯繫網絡來避免意外的空中或海上衝突”。

那些沒有得到解決的有關“歸因”和“適度”的法律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無人機在釣魚島/尖閣列島的作戰使用。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傳感器的改進,武器能力及飛行範圍的增加,都將對軍事行動產生全面影響。這種技術的擴散模式,及其隨後在區域的擴散及常態化程度,將使有爭議的釣魚島/尖閣列島地區所面臨的上述空域主權挑戰更趨嚴峻。可以肯定的是,在開發、生產、出口和操作無人機方面,以及在相關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網絡方面(這是把這類裝置用於更廣的攻擊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中國一直在飛速進步。地區行為主體未來將這些裝置武器化,並在釣魚島/尖閣列島等爭議地區加以使用,其影響非同小可:一是增加了地區行為主體之間發生意外事件或者軍事敵對行動升級的可能;二是削弱了地區行為主體在合法及有爭議的空域監測、執行和維護空中完整性的能力;三是有沒有飛行員的情況下,軍隊有可能對無人機活動採取更大膽的進攻性行為,否則他們最多是進行驅逐。當前的貿易戰近期仍會佔據新聞報道的頭條,但華盛頓和整個印太地區的決策者們決不可以對東海正在醞釀的緊張態勢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