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軍事維度

2018-04-03
S1.jpg

近些年,中國作為世界政治主要角色影響力快速增長的同時,其在外交和安全政策領域也開始採取一種愈發激進和冒險的姿態。尤其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北京在競爭激烈的領土和海洋爭端上維護自身主權的做法令該地區其他幾個國家心懷不滿。眼下,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已經遠超自身區域,拓展到南至南亞,西至歐亞和非洲大陸。中國並不迴避利用各個維度的實力:軍事、經濟和通訊。中國的實力與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正在促使該地區的其他主要國家重新思考並配置其外交政策。

在唐納德·特朗普的領導下,華盛頓正在推行一套更為強硬的外交政策,這套政策將國家間的敵對關係置於優先地位。為了達成這一目的,特朗普及其團隊着眼於大幅增加防務開支,2018年和2019年的聯邦預算以及最近通過的包括1650億美元主要用于軍艦和潛艇等軍事採購的開支法案都證明了這一點。美國最近發佈的國家安全和國防戰略報告都強調中國(和俄羅斯)是華盛頓的關切之源,兩份報告將環繞中國的戰略地區定義為“印度-太平洋地區”,這一政策理念將亞太與南亞相連接,很可能會一直延伸到非洲之角。有趣的是,這一政策概念起源於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其外交政策團隊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遊說美國採取更積極的防務態勢,以抗衡一個激進的中國。

根據我的研究,安倍及其“外交智囊”,如擔任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的谷內正太郎,正在將日本的安全政策導向旨在抗衡中國的戰略務實主義。事實上,“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這一概念就不乏日本要員的印記,他們於2006年推出了“自由與繁榮之弧”、“亞洲民主安全之鑽”、日本“積極的和平主義”以及聽起來更拗口的“世界地圖全景透視的外交政策”。與“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一道,這些倡議不應被簡單地理解為空洞的口號,它們是宏大的理念——哪怕還不是正在形成中的持久宏大戰略——試圖在三個實力維度對抗中國。本文將從美日中關係的切口重點探討這一新生宏大戰略的第一個維度——軍力。

“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軍事信號,尤其是舉行軍事演習釋放出的信號。自21世紀頭十年的中期以來,軍事演習的頻度就在緩慢但穩步地增長。為了阻止中國海軍發展外海作戰實力,安倍政府的戰略家們將與友好國家舉行軍事演習作為治國工具。2007年美國-印度馬拉巴爾軍事演習的首站引人注目,因為本次軍演區域遠離印度洋,位於沖繩附近,同時首次包含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參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軍演——包括反潛艇作戰訓練——就發生在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在日本議會發表歷史性講話的兩天前。八年後,日本成為了美印馬拉巴爾軍事演習的常規參與方。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美國在南海進行了戰略性港口訪問和雙邊軍事演習。而就在三年前,日本在該片海域的任何軍事行動都會被安全專家們視為極不尋常。

其次,“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 旨在通過深化軍事聯盟和戰略夥伴關係來遏制中國的威嚇行為。日本的集體自衛權以及安倍推行的安全改革都幫助日本加深了與美國及其他友好國家的軍事合作。針對日美同盟於2015年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值得注目,因為該指導方針為日美兩國開展永久性軍事合作設立了框架:美國和日本從此可以定期協調防務方針,共同開發靈活的威懾方法,哪怕是在一方並未受到法定武裝攻擊的情況下。更密切的合作、信息分享、在遠離日本本土的戰場為友軍提供後方和物流支持,以及為保護這些軍隊而開展軍事活動的切實可能性,這些都有助於遏制中國的海上威嚇行為。無獨有偶,安倍還是2007年推出的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美國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始作俑者。該安全對話機制於2017年11月召開的東亞峰會上被再次賦予生機,預示着四國將進一步發展信息分享、增強海軍操作互通性並更多地開展吸收澳大利亞作為常規方參與的大型海上軍事演習。

第三,印太戰略將通過培育那些擔心自身海洋安全的東南亞國家的能力建設來制衡中國。日本正在協調其海岸警衛隊和開發機構,為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提供巡邏船隻和訓練項目。這種援助明顯考慮到了軍事維度。畢竟,日本2015年修訂的《政府開發協力白皮書》明確規定了促進和平與繁榮是日本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將日本與穩定的國際社會連接在一起,以確保日本的國家利益。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日本對印度慷慨的開發援助,這種援助不僅是出於單純的發展和經濟考量,而更多是意在加強與印度的合作以抗衡中國。

印太戰略的前景目前仍不明朗。首先,日本政府對過度的美中摩擦持謹慎態度,日本深知一個公然軍事化的、奉行零和理念的印太戰略必然會招致不良反應。與重新崛起的中國緊鄰的東盟各國不願選邊站隊,尤其不願選擇公開反對中國。而導致“自由與繁榮之弧”失敗的一個原因正是這一戰略疏遠了中國,因此未能在東南亞獲得支持。其他影響印太戰略發展前景的因素還包括美國軍事承諾的可持續性——或通過大規模的財政開支或通過地區參與——以及安倍這位印太戰略理念主導者政治授權的可持續性。

話雖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與美國及其他友好國家軍事協同合作的穩步增強只是部分地依賴於政治人物的人格特性。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建海軍基地,在南海地區開展大規模人工造島活動,以及在其他領土爭端地區信心滿滿地聲索主權,這些都有助於令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重新恢復生機。除了中國的咄咄逼人,軍事活動增強也是在安全困境中作用/反作用這種典型情況的反應:中國發展強大的外海作戰能力引發了其他國家忙不迭地尋求抗衡其對海洋的控制。更為重要的是,印太戰略這一理念反應出中國在地區霸權上的(重新)崛起正在重新定義包括印度洋在內這一地區的輪廓。讓我們對這一地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