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7
-
華盛頓郵報:中美或會因朝鮮問題而翻臉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核心小組會議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表示,中方可能會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份決議,對朝鮮近期的挑釁行為進行有限度的制裁,但中國不願意對朝進一步施加壓力。中國持此立場的原因很簡單,即相對於擔憂朝鮮發展成為一個擁核國家而言,北京更看重的是朝鮮半島的穩定。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解釋其外交政策時曾表示,可通過加大制裁來解決朝核問題,與會的中國官員警告稱,這個政策有可能導致半島發生戰亂。中國官員質疑道,美方建議隱含的目是為了謀求平壤的政權更迭。
-
彭博社:中國外匯儲備降至2011年來的低位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外匯儲備,但自今年1月以來,由於美元走強引發的資本外流壓力的影響,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出現了大幅下降。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也是外匯儲備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僅僅10月份一個月,人民幣就貶值了1.53%,是去年8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去年8月,中國曾對人民幣進行了一次大幅貶值,不僅動搖了投資者信心,也引起國際市場的震蕩。在今年9月份杭州二十國集團峰會以及10月1日人民幣正式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儲備貨幣籃子之前,中國決策層可能有意拉升了人民幣的匯率,但隨着出口的下降,中國又減少了對匯率的支持。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10月28日一度降至6.7856,為六年來最低。
新 聞
- 【Quartz】中國通過網絡安全法,外國技術公司將難進中國
- 【華爾街日報】前瞻分析:數據或表明中國10月經濟保持穩定
- 【華爾街日報】政府小幅改組,財政部長樓繼偉被免職
- 【華爾街日報】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難改對煤炭的依賴
- 【路透社】人大對基本法做出解釋,「港獨」議員將失去資格
- 【財富雜誌】中國印度霧霾催生新生意:罐裝空氣
觀點評論
- 【金融時報】全國人大最新釋法對香港意味着什麼?
- 【南華早報】為什麼人民幣能成為全球下一個超級貨幣
- 【赫芬頓郵報】美籍華人不能僅僅依據物質利益而投票
- 【福布斯】中俄正在形成一個經濟聯盟嗎?
-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法官培訓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