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俄羅斯歡迎來自「紅色之旅」的中國遊客
由於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上立場迥異,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持續惡化,西方對俄的制裁以及持續走低的國際油價重創了俄羅斯經濟。但東方不亮西方亮,俄羅斯迎來了大批的中國遊客。受盧布走弱、旅遊免簽以及重溫革命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國遊客選擇赴俄旅遊,給俄帶來大筆的旅遊收入。在習近平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中國國內外的紅色旅遊得到的迅猛發展。所謂的紅色旅遊,是指走訪那些與中共有關的地方,重溫革命歷史。2015年6月,中俄兩國達成開發紅色旅遊線路的協議,並選擇在毛澤東出生地韶山簽署該協議。據歐睿國際6月發佈的預測,今年預計將有110萬中國遊客去俄羅斯旅遊,比2015年增加16%。俄羅斯將位列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排行榜的第16位,雖落後於美國和法國,但排在英國之前。
-
彭博社:權力和地位是把雙刃劍
在剛剛閉幕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內的地位正式得以提升,成為全黨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領導核心。現在,他要做的就是來證明自己是實至名歸。地位和名譽總是和責任相伴的,現在他成了黨中央的核心,意味着他的命運也更緊密地和全國14億人聯繫在了一起。 在經濟增速放緩、污染問題依然嚴重、房價瘋漲以及越來越複雜的國際形勢的背景下,習近平肩上的擔子自然也就更重了。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表示,「權責是相伴而生的。現在他有了權力和地位,如果有的事情再辦不好,他就怪不得別人了。」
-
華盛頓郵報:菲律賓:中國海警依然守衛着黃岩島,但菲漁民可前往捕魚
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10月30日透露,最新的空中監測顯示中國海警艦船依然固守在黃岩島爭議水域,只是它們不再阻撓菲律賓漁民前往該海域捕魚,這是與過去幾年來來的情況完全不同。在2012年該島被中國控制以來,菲漁民現在終於可以重返黃岩島海域了,洛倫扎納稱這是「最值得歡迎的進展」,意味着漁民重獲了賴以維持生計的魚場。在菲總統杜特爾特本月訪華、會晤習近平主席以來,中國開始准許菲漁民前往距離菲海岸線228公里的黃岩島海域捕魚。菲海軍飛機30日在海域的監測發現,至少有四艘中國海警船仍在這裡活動,並稱此前關於中國艦船已離開該海域的報道是不準確的。
- 【彭博社】中國商飛的夢想:挑戰波音和空客壟斷地位
- 【福布斯】為什麼中國汽車生產商熱衷於取洋名
- 【華爾街日報】梵蒂岡與中國欲彌合數十載的分歧,考慮主教任命協議
- 【彭博社】「世界工廠」中國考慮放棄低價戰略
- 【路透社】民航總局考慮新規,讓民資進入機場建設和經營
- 【路透社】德國歐盟專員厄廷格被指用種族主義詞彙侮辱華人
- 【路透社】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的開工率不足60%
- 【路透社】大陸對台灣不同城市的策略:親疏有別分而治之
- 【福布斯】中國地產快速降溫,股市迎來曙光
- 【華盛頓郵報】美國呼籲中國加大對朝制裁,停止進口煤炭
- 【路透社】銀聯新規防資本外流:限制在香港刷卡購買保險
- 【路透社】中日韓同意聯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 【www.yahoo.com】李安預測稱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將超美國
- 【彭博社】外國投資者預計明年將購買480億美元的中國債券
- 【福布斯】支付寶會壟斷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嗎?
- 【The Diplomat】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會考慮參加南海聯合巡航嗎?
- 【金融時報】中國的強人治理模式對西方是個考驗
- 【紐約時報】習近平升為中共中央的「核心」:這意味着什麼
- 【福布斯】中國經濟體量佔世界的15%,卻貢獻着25-30%的全球增長
- 【福布斯】美國歐盟出手限制中資企業的併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