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融冰之後的中美關係更需相向而行

2023-11-03
liyan.jpg
2023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近期,中美兩國進行了較為頻繁的高層接觸,美國多名內閣成員訪華,國會代表團和州政府層面的對華交流也有進展,1.5軌、二軌等民間對話活動亦顯著增加。這些跡象初步顯示,近年來時常處於冰凍狀態的中美關係開始趨向解凍,為兩國關係的階段性緩和創造了難得的有利氛圍。下階段,兩國能否藉此契機相向而行,可能對中長期的中美關係產生決定性影響。

中美相向而行的基礎在於雙方均從“大處”着眼。習近平主席在會見舒默率領的美國國會參議院兩黨代表團時指出,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如何相處,決定人類的前途和命運。這一表態深刻闡明了中美關係之“大”,指出了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確保長期穩定的世界意義。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和愈益緊迫的全球性發展挑戰,當前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有效的中美協調、中美合作。全球疫後復蘇、應對氣候變化、接連發酵的國際和地區熱點,這些影響人類安危福祉的重大問題,無不需要中美以大國胸懷和擔當來攜手應對。中美在新近的高層接觸中建立了對話溝通機制,這為兩國共同應對全球性大問題提供了重要平台,也為挖掘和重塑中美合作精神創造了探討契機。

中美相向而行的關鍵在於美國仍需克服國內政治的負面影響。美國的政治體制和愈益尖銳的極化對立態勢,決定了其國內對華聲音的多元化和對華認知的複雜性。從中美關係的既往歷史也可看出,政治干擾往往會給美國政府對華決策的落實帶來重要衝擊。當前中美恢復接觸態勢,也在招致某些反華勢力的反對,這很可能促使拜登政府在尋求對華接觸的同時推出新的打壓舉措。隨着美國即將進入總統大選的新政治周期,對華負面認知的持續炒作,各方政客出於“政治正確”競相展示強硬,這些均可預料。雖然此類政治干擾難以排除,但拜登政府在行政機構層面仍有不少空間採取相對理性的對華政策,在諸如氣候變化、穩定全球經濟等重大功能性議題上仍可推進更多、更有效的對華合作。對於尋求連任的拜登而言,採取平衡性的政治姿態難度不小,但並非全無操作空間。

liyan-2.jpg
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華盛頓會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

中美相向而行的重要保障在於兩國社會重回交流正軌。過去幾年,世界經歷了疫情的持續打擊,面臨著各類地區性衝突的衝擊,各國民眾看待世界、看待自身與世界關係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都在發生變化。中美過去幾年的冷淡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民眾相互認識的隔閡,加之過去兩屆美國政府的涉華負面宣傳,這些極大惡化了美國社會的中國認知,阻遏了正常的中美民間交往。在企業界、智庫、文體等領域,中美民間交往當前在緩慢復蘇,這為兩國民眾在新形勢、新心態下正確看待彼此提供了條件。美方頻繁提及需要針對中美競爭態勢、防止危機失控建立“護欄”,但保證必要的民間交往,確保理性的社會認知,實為中美關係不出軌不破局的根本保障。可以說,面對世界大變局,中美社會的相互再認識,已經具有戰略性意義。

未來一段時期,除了中美持續的雙邊互動之外,中美也應更好地利用重要多邊活動的契機,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趨向穩定。即將於11月召開的全球人工智能峰會,將於12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以及備受關注的APEC舊金山會議,這些重大多邊活動有助於中美在不同層面展開良性互動。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引發了新的安全憂慮,該領域的規則制定問題也在觸發新的國際競爭。氣候變化的警鐘亦在不斷敲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佈的評估報告認為,氣溫上升加大了全球氣候系統達到臨界點的風險。針對此類重大問題,中美採取何種政策,如何引領全球性合作,備受各國矚目。在雙邊層面試圖重新穩定關係但又面臨諸多難題的同時,能否在多邊層面真正實踐互利共贏精神,尋找新的合作點,對於下階段的中美關係而言既是重要考驗,也是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