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美並非註定一戰

2021-08-26
ce929aed44e608f323078e3199d53956.2-1-super.1.jpg

2034年,美國和中國陷入一系列軍事衝突,最後衝突升級為毀滅性的戰術核戰爭。包括俄羅斯、伊朗和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捲入其中。突然之間,世界處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這是引人入勝的虛構作品《2034:關於下一場世界大戰的小說》當中所描繪的場景,小說作者是北約前最高軍事長官、海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和艾略特·阿克曼。目前有越來越多聲音警告人們,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衝突幾乎不可避免,本書也是其中之一。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把這種現象稱為“修昔底德陷阱”,他憶及這位古希臘歷史學家的觀點:“正是雅典的崛起和由此引發斯巴達的恐懼使得戰爭不可避免。”

確實,縱觀歷史,當一個崛起的大國挑戰占支配地位的大國時,結果往往會是戰爭。但也有顯著的例外。今天,中美之間的戰爭,並不比一個世紀前崛起的美國與衰落的英國之間的戰爭更加不可避免。在當今條件下,有四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讓我們相信中美之間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雙方之間的任何軍事衝突都會迅速轉變為核戰。所以,美國會發現自己面臨和美蘇對抗時一樣的情況。台灣很容易就成為本世紀的絆索,就像冷戰時期德國的“富爾達缺口”。但是,制約美蘇衝突的“相互保證毀滅”態勢同樣適用於美國和中國。而且國際社會將竭盡全力確保潛在的核衝突不會發生,因為它的後果從根本上說是跨國的,而且立刻就會顯現,這與氣候變化不同。

中美衝突幾乎肯定會採取代理人戰爭的形式,而不是大國對抗。在巴基斯坦、委內瑞拉、伊朗或朝鮮等國的內部衝突中,各超級大國都可能支持不同的一方,並部署某些經濟、網絡和外交工具組合。我們從前已經多次見過這類衝突:從越南到波斯尼亞,美國面對的都是代理人,而不是美國的主要敵人。

其次,重要的是要記住,從歷史上看,中國是在打持久戰。雖然中國的軍力急劇上升,但它幾乎所有重要的衡量標準仍落後於美國。而且,儘管中國在不對稱均衡(遠程反艦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網絡軍事應用)方面投入巨資,但在飛機和大型艦船這類常規武器上,它今後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仍難與美國匹敵。

因此對中國來說,在目前發展階段與美國發生面對面衝突過於危險。一旦發生這類衝突,中國幾乎別無選擇,只能從瓶子里放出核武器這個魔鬼。所以在考慮基準場景時,我們應當減少中國有意與美國進行軍事對抗的權重。但美國軍方總是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目前它的關注重點是與中國可能發生一場直接衝突,基本上還是照搬美蘇當年的情況。

這增加了疏於防範其他威脅的風險。自朝鮮戰爭以來,不對稱威脅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是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問題。建立一支可以應付最壞情形的部隊並不能保證整體戰爭的成功。

認為中美衝突可以避免的第三個原因,是中國已經取得全球軟實力戰爭的勝利。雖然有人指責新冠病毒是從武漢一個病毒實驗室泄露出來的,但中國已從疫情中恢復,看上去要比美國好得多。藉著為全球基礎設施發展提供資金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積極填補了美國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任職四年期間實行收縮政策留下的空白。中國領導人能很可能審視現狀,並得出結論,認為他們的戰略路線是正確的。

最後,中國和美國在經濟上深度交織。儘管特朗普發動了貿易戰,但2020年中美雙邊貿易額仍達6500億美元左右,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供應鏈聯繫廣泛,中國還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為避免貶值和蒙受重大損失,大部分美國國債不能輕易拋掉。

當然,邏輯有可能被單個行為及其意外後果破壞。像溝通不暢這種簡單的事,都有可能讓代理人戰爭升級為國家間的戰火。而且,正如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所表明的,美國在飽受戰爭蹂躪國家的記錄並不令人鼓舞。而同時,中國加大了對外干預,伴隨擴張主義心態、越來越多的外援計劃和國內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中國太容易發起一場可能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對外干預了。

特別是,網絡惡作劇會破壞傳統的軍事指揮控制系統,一旦更傳統的選項不再可行,那麼它將迫使領導人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且,中美經濟關係也許不再像以往那樣重要,尤其是中國正從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轉向立足於國內消費,雙邊緊張局勢的升級也導致雙向投資流動減少。

兩國當中的任何一方都可能“出錯”,這也是為什麼外交不可或缺的原因。每個國家在面對他國時,都需要明確對自身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對於同一問題,雙方也都需要從對方角度來考慮。例如,也許很難令人接受(且不受歡迎)的是,中國境內的公民權利可能不是美國重要的國家利益。同樣,中國也應該明白,美國確實在台灣有重要的利益。

美國和中國之間註定會有各式各樣的衝突,但國家之間直接開戰未必是其中之一。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The US and China Are Not Destined for War”(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