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美應擱置爭議共同引領全球抗疫合作

2020-04-20
CISS.jpg

2020年3月28-29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了“新冠疫情與中美合作視頻研討會”。會議邀請了中方11位、美方18位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視頻研討會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會長約翰·艾倫共同主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作開場致辭。

雙方專家學者分析了當前兩國和全球防疫抗疫形勢,認識到疫情“震中”從歐洲轉向美國,防控形勢極為嚴峻。中方專家介紹了中國防疫經驗,以及目前面臨的外防輸入、內控反彈壓力和復工復產的努力。美方專家介紹了國內疫情的演進和變化,認為指數級增長至少要延續到4月底,來自中國的物資支援和信息分享是美國所需要的。

有學者談到,如果全球疫情擴散和長期化已成定局,那麼或許要做好持續18個月、40%-60%人口受感染的準備,對疫苗和特效藥研發成功的期待不能過於樂觀。南半球防疫能力弱的國家若相繼暴發疫情,不排除今年秋冬季疫情在北半球捲土重來,從而形成南北半球交替傳播、反覆回蕩的局面。如此一來,全球經濟活動三大中心(東亞、北美、歐洲)都將持續承受威脅,衝擊將是綜合性和全方位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與經濟、社會、政治因素疊加,將構成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球性重大危機。

有中方學者認為,全球經濟在供應和需求兩端均遭受衝擊,已進入衰退,大多數經濟體很難長期堅持,要關注疫情倒逼中美從技術到製造業加快脫鉤的危險。學者們認為,疫情對中美緊張關係構成巨大挑戰,加劇惡化趨勢。但3月26日G20特別峰會及27日元首通話後,兩國關係有所回穩,蘊含轉機,雙方應抓住它,擴大實質、有效合作,帶動全球防疫抗疫合作形成聲勢、取得進展。

雙方學者都認為,人類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仍很有限,沒有一國能獨善其身,沒有誰能單方面獲勝。兩國應摒棄前嫌,拒絕泛政治化,至少擱置分歧,聚焦抗疫,為各國應對這場全球大危機提供領導力,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注入信心。

兩國學者就中美如何開展合作提出具體建議。認為當務之急是停止攻擊推責,不採取刺激對方情緒、損害對方利益的行動,也不要把各自抗疫成效定義為“戰略競爭”,而應儘快確立集中精力控制疫情的共識,並體現在兩國各層級的合作行動中。

作為兩個最大經濟體,中美負有帶領世界遏制並逐步走出經濟衰退、避免歷史性大蕭條的責任,為此需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相互協調。應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避免保護政策及其他主動脫鉤舉動,維護全球供應鏈暢通和穩定。

中美學者就兩國應如何開展應對新冠疫情合作提出一些建議和主張。經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進行總結提煉,提出以下清單,分為“不要做的事”(Not-to-do List)和“要做的事”(To-do List)兩部分附後供參考。

 

一、不要做的事(Not-to-do List):

1、停止基於扭曲信息的相互攻擊,停止發表敵對性言論,並為此約束各自官員,將注意力轉移到開展防疫抗疫合作上去。

2、停止以具體地域指代新發現的病毒,停止發表有特定族群指向的涉疫言論,停止污名化對方防疫抗疫措施的行為。

3、停止以政治化的方式處理與對方在防疫抗疫活動中產生的專業、技術和貿易聯繫。

4、不在國際上推行單一抗疫模式,鼓勵和支持各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抗疫。

5、不趁疫情之機破壞供應鏈、強令本國企業回遷,官員不應發表刺激脫鉤的言論,避免全球產業鏈的中斷及由此導致的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衝擊。

6、停止以零和思維考慮國際防疫抗疫措施,不應把疫苗和特效藥研發納入大國惡性競爭的軌道。

7、不應在熱點問題上採取刺激對方的言論和行動。不做那些可能會讓對方認為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或趁機謀求戰略優勢的行為。

8、制止或減少在外交和軍事上出現與防疫抗疫不相關的負面消息。暫停採取有刺激性的軍事行動,比如暫停大型軍演和進攻性武器測試,停止相互網絡攻擊與滲透(中方尤其要求美方暫停在中國近海採取偵察和挑釁主權尊嚴的行為)。

9、兩國政府不應阻礙各部門和各級政府以及非官方行為體之間的合作。

10、中方要求美國立法機構暫停審議通過干涉對方國家內政的立法行為。

二、要做的事(To-do List):

1、中美兩國領導人保持經常溝通,突出合作抗疫的基調,商討和引領合作抗疫的政策措施。

2、建立兩國防疫抗疫工作負責人聯合牽頭的對話協調機制,進而在工作層建立相應的聯絡機制,減少合作中的政治化和官僚主義障礙。從得到公眾廣泛支持、能儘快實施的方面入手開展合作,充分共享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和治療經驗。

3、從美蘇聯合抗擊天花和中美在非洲合作抗擊埃博拉等經歷中汲取經驗,加強在中央和地方層面以及疾控部門、醫療機構、製藥廠及其商會、專業協會、非政府組織等的抗擊疫情合作,推動建立雙邊和全球公共衛生夥伴關係。

4、尊重和發揮專家的作用,讓專業人員能做專業的事,鼓勵和促進他們之間的個人和團隊交流。為醫療人員的簽證和旅行提供便利。

5、取消阻礙防疫物資供應的關稅和其他限制性關稅措施。為醫療物資的採購和援助打開綠色通道。

6、鼓勵科學成果開源,兩國可以共同發起數據庫,共享實驗室信息以加速疫苗和藥物的研發。

7、繼續以認真、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態度推進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定的落實。如果由於疫情無法履約,雙方宜儘快磋商,達成新的理解和共識。進而加強經濟合作,降低關稅,避免保護主義政策。

8、在國際上倡議全球合作,中美兩國帶頭在聯合國和G20等多邊框架下提出倡議,建立共同基金,協調疫苗研發、生產和分銷的國際合作,確保醫療科研成果惠及大眾。

9、中美與其他空中交通的主要參與者合作,使剩餘航線合理化,保證全球空中交通。各自和共同維護防疫抗疫期間國際互聯網安全和暢通。

10、在保護醫護人員、保護病患、保護醫療體系、個人衛生、跨境旅行信息申報、個人數據收集和隱私保護方面聯合制定原則和標準,推動建立全球公共衛生風險管理制度。

11、重視疫情二次複發和在南北半球之間來回傳播的可能性,各自和共同利用G20、聯合國、世衛組織等平台設立、追加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做好準備、渡過危機。各自暫停或適當減免重債窮國所欠債務,幫助它們緩解流動性壓力。

12、協調產能,合作提高全球倉儲能力,同時預防在疫情之後出現物資過剩問題。

13、帶頭敦促和鼓勵主要石油生產國克制目前的行為。

14、就避免、控制生物技術武器化展開雙邊和全球性磋商。

15、着手準備疫情結束的“行動後報告”,積累本次合作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