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洪農 中國南海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彭斯演講是轉折點還是為中期選舉做秀?

2018-10-18
b.jpg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2018年10月4日在位於華盛頓的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演講,標誌着美國的對華立場更趨強硬。彭斯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內政治提出各種指責,儘管他說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重複特朗普政府之前有關中國的言論。特朗普政府此時此刻採取這種公開對立的立場,其背後的動機值得深思。彭斯明確表示美國反對中國的國內政治,他提到了人權、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他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更是多有抱怨,其範圍從政治和安全問題,如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軍事擴張和對台施壓,到經濟問題,如“債務外交”,再到教育和文化問題,如所謂強迫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為中國政府提供情報。

彭斯的講話一開始就解釋了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形成路徑。他試圖舉出特朗普決定採取新的對華“強硬路線”的理由,並把這一政策選擇與對中國的指責相聯繫,聲稱中國“採用全方位政府手段,利用政治、經濟、軍事和宣傳工具提高影響力,並從美國謀取利益”。在曆數1945年至今的兩國關係史後,他指責中國辜負了美國長期以來對“重建中國”的支持,比如美國曾支持中國獲得WTO等國際機構的成員資格。彭斯講話所傳達的信息,正如他所說,是“特朗普總統的領導力正在發揮作用,而中國卻希望有一個與之不同的美國總統”。

顯然,彭斯的講話是出於政治考慮,是為了臨近的11月中期選舉和2020年總統大選。鑒於當前兩國關係的氣氛並不友好,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普遍悲觀,而將選民注意力從特朗普在國內的困境轉移到“中國問題”上,這種做法的政治成本較低。特朗普政府竭力把中國推向前台,包括特朗普最近的聯合國大會講話和這次彭斯的演講,都發生在勾結俄羅斯使2016年選情對特朗普有利一事受到調查期間,也發生在特朗普涉嫌參與不正當稅收安排的敏感時刻。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政客們很少有人不打“中國牌”。奧巴馬和羅姆尼都利用他們的第二次競選辯論發表對中國的強硬言論。1992年競選總統時,克林頓指責時任總統的競爭對手布殊袒護中國獨裁者。布殊則說克林頓“錯誤地稱中國為戰略夥伴”,以及向北京發出美國對台政策的“不良信號”。彭斯聲稱,俄羅斯對美國選舉的干涉與中國的干涉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中國的目的是讓唐納德·特朗普下台。然而,除了公開遊說的例子,特朗普政府還沒有拿出任何能夠支持其說法的證據。美國網絡安全專家表示,中國更多的是進行工業間諜活動和知識產權盜竊,而不是攻擊美國的選舉系統。

雖然彭斯講話的明確動機是即將來臨的選舉,但他提供的信息,即美國將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不應該被忽視。上任第一年,唐納德·特朗普已經證明他是“闖入瓷器店的公牛”。曾經有若干跡象顯示,美中關係有可能朝着積極方向發展,這其中包括特朗普努力建立與習近平主席的私人關係、海湖莊園會晤、特朗普的“國事訪問+”、內閣級外交與安全對話、朝鮮安全問題合作等。這一切也都讓中國官員對美中關係在過去幾個月里急劇惡化倍感困惑。從2017年12月開始,政治和安全領域的雙邊關係軌跡一直是負面的。在《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報告中,中國被認定為“修正主義大國”和“經濟侵略者”。兩國關係中迄今免受爭議的領域,如簽證政策、所謂中國的“影響力行動”、中國干預美國國內政治進程,這些如今都變成了新的緊張焦點。

彭斯的指責讓中國難以接受,但也不是所有方面都跨越了紅線。南海爭端已持續數十年,對航行自由行動的爭論仍將繼續,但同時也會得到妥善管控。兩國目前的危機管控機制,如《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諒解備忘錄和《行為準則》,在處理突發事件和防止海空意外事件導致緊張局勢升級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美中貿易與投資關係已經達到上世紀70年代末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的最壞程度,但談判的大門並未關閉。用斯里蘭卡和委內瑞拉的例子來指控中國的所謂“債務外交”可謂相當嚴厲,但中國會以不干涉內政原則為自己辯護。

不過在中國看來,某些問題絕對是紅線,其中之一就是台灣。在講話中,彭斯提到最近與台北斷絕關係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個拉美國家,稱這些行動“威脅台灣海峽的穩定”。正如他所說,“美國始終相信,台灣擁抱民主為全體中國人民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特朗普的台灣政策令中國非常擔憂,尤其是他試圖利用台灣來左右中國。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不久後,特朗普於12月2日與蔡英文女士通了電話。這是1979年以來美國總統或當選總統第一次與中華民國總統直接對話。

從那以後,特朗普政府批准了14億美元的對台軍售。今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允許美台高級官員互訪。該法案於3月16日由特朗普簽署成為法律。法案為總統提供了政治庇護,使他得以用激怒中國的方式顯著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今年6月,“美國在台協會”(事實上的美國大使館)所在的造價2.5億美元新辦公大樓正式揭幕,華盛頓和台北均把此舉視為美國對台承諾的象徵。最近上任的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是華盛頓最親台的人物之一。所有這些進展都說明,儘管彭斯聲稱特朗普政府“將如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所表明的,繼續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但美國的台海政策正在發生變化。

彭斯的講話等於美國點名羞辱中國,但他幾乎沒有談及美國準備如何在實踐中回擊北京,雖然他聲稱美國將“繼續維護在印太地區的利益”。中美雙邊關係的負面軌跡會延續到2019年和2020年嗎?回想起來,《國家安全戰略》是否會被視為關鍵的轉折點,預示未來三年特朗普政府將採取強硬的對華政策呢?這場衝突會不會擴展到其他有爭議的政治領域,比如“一個中國政策”,或者美國政府的“印太戰略”?

彭斯的強硬講話一方面有助於在11月的中期選舉之前將選民注意力從俄羅斯和特朗普在國內的困境轉移到“中國問題”上來,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美國對中國的更加強硬的立場,這倒符合中美關係是一種新興的對抗關係的主流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