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歐與俄瀕臨「新冷戰」的戰略影響

2015-07-03

近來有報道指美國擬在東歐部署重武器以威懾俄羅斯,俄總統普京隨即還以顏色,宣布今年將新增40枚洲際導彈,美歐則延長對俄經濟制裁,由烏克蘭危機引爆的俄西矛盾對抗趨於長期化,雙方“新冷戰”風險上升,其四大國際戰略影響值得重視。

第一,金融危機後國際合作主旋律備受干擾,大國關係對抗性增大。

首先,國際戰略氛圍轉趨緊張險惡。美歐大肆利用烏克蘭危機對俄發難,趁機打壓普京威權體制,使得大國關係中的競爭、對抗與衝突面凸顯,不僅惡化冷戰後本已緩和的東西方關係,而且激化金融危機後西方與新興大國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地區戰亂衝突明顯增多,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主流節外生枝,國際關係的複雜性、風險性上升,前景不容樂觀。

其次,大國關係加快重組,互動博弈更加複雜。美俄激烈過招,近乎全面對抗;歐盟無奈對俄示強,歐俄對立上升;美歐聯手對俄,大西洋聯盟復蘇與激活;日本隨美製俄,日俄接近知易行難;美歐與俄鬥法不已,三方對中國的需求相應增加,同時中俄戰略協作與金磚國家協調也面臨需適度兼顧西方反應的新考驗。

第二,主要力量之間攻守消長態勢釀變,國際戰略格局演進有所回調。

首先,美國雖藉機逞強逞能,但難掩顧此失彼、力不從心疲態。一方面,美充當制裁俄的急先鋒,利用北約同盟體系,搶佔維護冷戰後歐洲秩序、遵守國際法、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等道義制高點。另一方面,奧巴馬內受制於國會與共和黨,外受制於在一些國際與地區熱點問題上如中東亂局等有求於俄,加之執着於將地緣戰略重心東移亞太,因而難以全力對俄,更難以逆轉多極化大勢。

其次,歐盟雖藉機強化外交與防務合作,但難掩債務危機後遺症及內部主導權爭鬥。一方面,在烏克蘭危機中衝鋒在前,抵制俄擴張,堅持東擴;另一方面,歐債危機後總體實力下滑,近期更是再度被希臘債務違約陰影籠罩,且在能源上仍有求於俄,加之德國一家獨大引發法國疑慮,英國脫歐風險猶存,故歐盟整體對抗俄羅斯的合力有限。

同時,俄經受空前孤立高壓,對外鋒芒雖有所消減,但仍不失為能撬動國際戰略格局的活躍因子。一方面,西方聯合制裁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導致俄經濟陷入衰退,乃至引發國內民眾不滿,美伺機圖謀俄顏色革命,俄復興之路更加崎嶇不平。另一方面,俄經濟對外依存度有限,有自力更生的實力與底氣,軍力強大,對外可打能源牌、核武牌、軍售牌與地緣政治牌,加之俄外交成熟老練,俄羅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臨危不懼的優良傳統,故西方高壓尚不至於壓垮俄。

第三,大國戰略博弈手法更為複雜,名堂更多。

首先制裁與反制裁成為大國競爭較量的新常態,西方優勢明顯。制裁涵蓋經濟、貿易、金融、能源、軍售、科技等諸領域,目標兼顧企業與個人,西方憑藉總體實力與嫻熟必殺技,在對外運用制裁上得心應手,屢試不爽,日趨精準。與此同時,俄也不甘示弱,不是一味被動,而是揚長避短,利用自身強項反制西方弱項,包括封殺歐盟農產品對俄出口,藉以分化美歐聯盟。

其次輿論戰與宣傳戰成為大國競爭的新重點,挨罵已不亞於挨打,以罵代打更加頻繁。西方充分利用馬航MH17墜機事件與俄“合并”烏克里米亞問題大做文章,開動宣傳機器,竭力攻訐抹黑,通過話語霸權對普京形成輿論審判,俄對此顯得相對被動。

最後是“規則戰”成為西方打壓異己的新利器。西方利用其在國際法、國際經貿金融規則與標準(包括加緊醞釀TPP與TTIP)中的優勢乃至主導權,極力規範、誘導、裁判、排擠、懲戒異己。美國一面在烏克蘭問題上片面責難俄,一面推進亞太再平衡,插手東亞海洋爭端,針對中國大打規則牌,誣衊中國的海洋維權為破壞國際法與國際規則。

第四,引發全球地緣政治新聯動。

一是使得東歐乃至歐洲再度成為全球地緣熱點。烏克蘭危機短期難解,其內部矛盾與俄西戰略較量緊密交織,冷戰後的歐洲秩序面臨挑戰。

二是間接影響中東亂局。美歐在中東面臨伊斯蘭國肆虐、也門及利比亞戰亂、伊朗核談判等諸多難題,俄為中東大博弈的重要力量,美歐應對中東難題勢必顧忌俄的反應。

三是對亞太形成雙重影響。東歐不穩加之中東震蕩,既可能傳染給亞太,導致亞太海洋爭端加劇與“恐情”嚴峻,也將迫使美國加大對歐洲安全的投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拖美國東移亞太的後腿,因為美國需要一心三用,其根源則在於美國戰線過長與樹敵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