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是時候選擇美中關係的結局了

2015-06-18

最新一期《華爾街日報周末版》的一篇重頭文章指出,是時候重新思考美國的對華關係了。這篇發人深思的文章非常及時,它提出的問題對兩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ID74(Xi-Obama).jpg

正如作者在文章中詳細描述的,自從尼克松談論中國並進行歷史性的破冰之旅後,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也同樣如此。

世紀之交以來,最近任上的兩位美國總統都在不遺餘力地販賣一個觀點: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更像我們才對。這個觀點認為,如果遵循美國模式的例外主義,世界終將迎來和平與繁榮。

沒有多少人認同這一觀點,相反,這個世界已經變得更加動蕩,更加危險。從烏克蘭到中東再到非洲大部分地區,大約9億人每天都要面對死亡與殺戮的威脅。

雖然電視播放的斬首場面以及地中海上絕望難民的悲慘溺亡不能直接歸咎於美國的作為或不作為,但它也顯示美國的例外主義沒有什麼功效。相反,美國的全副精力正被迫用來收拾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爛攤子。

根據多方面人士的估算,僅僅在上述兩國家的戰事,就花掉了美國納稅人3萬多億美元,而這樣的大出血至今沒有停止。官方公布的聯邦赤字已經超過18萬億美元,並且還在增長。華盛頓真的認為我們能靠多印鈔票來擺脫財政赤字嗎?

美國願意付出多少成本來迫使中國追隨我們的例外主義腳步呢?這種預期現實嗎?

自從尼克松歷史性的對華訪問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心甘情願的經濟夥伴,但它對效仿美式民主與政府從來沒有興趣。如今,中國在經濟上幾乎與美國分庭抗禮,而在見證了華爾街引起的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災難後,中國更加無意追隨美國。

這不代表中國準備或希望把美國當成敵人。中國國防戰略的基礎是要擁有受到挑釁後實施強有力反擊的可靠能力,而不是擁有發展先發制人的能力。

這一戰略的部分目的就是要讓美國明白,中國有能力進行回擊。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洛斯阿拉莫斯邀請情報主管(丹尼·斯蒂爾曼)參觀中國的核實驗設施,以便對方能準確評估中國的核武器性能。

一艘中國潛艇在小鷹號航母艦隊中間浮出水面,使五角大樓意識到中國擁有接近航母而不被發現的技術。中國擊落了他們自己的衛星,來展示他們在太空戰中的競爭力。

最近,中國成功試射了十倍於音速的超高音速運載工具,它足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這些戰術行動旨在讓華盛頓明白,中國將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

對筆者來說很明顯的是,發展能夠先發制人並摧毀敵方反擊能力的武器,其成本永遠要高出幾個數量級。正是這種不對稱競爭讓五角大樓覺得經濟上不划算。

國防部長卡特對中國在南海活動的直言不諱,彷彿是為了發起一次挑釁和衝突。這難道是準備用另一種北部灣的方式解決問題?

就連國防部發言人都承認,中國在填海造島建設基地的遊戲中已是姍姍來遲。早在中國之前很多年,菲律賓、越南等其他國家就已經填海並在島上建設基地了。

國防部表示,它擔心中國的意圖是干預公海航行。既然小島和淺灘的存在對安全航行有危險,而且大部分航海圖都把它們作為規避區標得清清楚楚,那麼,很難理解為何開墾島嶼會為航行增加風險。像是回應卡特的關切,中方建造了一些燈塔來幫助安全航行。

博弈論認為,任何雙邊關係都會產生四種可能的結果。不過就中美而言,哪一方都不太可能踩着對方讓自己單獨勝出。

可能的結果只有雙贏或雙輸。希望華盛頓的領導者們具備選擇正確結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