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東盟

2023-06-26
fa6586bd84c2d53fa99c26cb2a125207.2-1-super.1.jpg

最近在廣島舉行的 G7 峰會和隨後在克什米爾舉行的 G20 旅遊會議,凸顯了這兩個集團言論的鮮明對比。G20峰會的口號是“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庭、同一個未來”,而G7的好鬥態度可以概括為“我們必須脫離中國”。

對於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成員國來說,脫鉤是不現實的。雖然該地區可以受益於生產和投資從中國轉移到本國,但中國經濟與西方經濟完全脫鉤,可能導致貿易轉移、生產成本上升和長期福利下降。

目前,美國和歐洲經濟與中國脫鉤的行動似乎僅限於能源、半導體、信息和通信技術、採礦和礦產等行業。但脫鉤預計將影響幾乎所有行業,包括機械、機械設備、電氣元件和汽車。

鑒於東盟經濟體對美國、歐盟、中國和東亞的依賴程度相同,東盟必須保持中立,不選邊站隊,並且加強合作。通過利用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些成員國可以促進和平、促進合作,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接觸。

美中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東盟國家也必須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過去二十年,內部貿易佔東盟成員國貿易總額的比重一直徘徊在 22-23% 左右。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在此期間有所增加。但東盟國家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在 2000 年至 2022 年間幾乎沒有增長,僅從 6.4% 增長到 7.8%。

進入21世紀以來,東盟內部貿易停滯,存在三種可能的原因。首先,該地區膚淺的一體化模式。由於東盟製造的大多數產品,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補品,因此成員之間增加貿易的範圍本質上是有限的。

其次,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和非關稅措施可能成為貿易壁壘。這些法規和程序旨在確保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但它們的制定和實施可能無意中阻礙貿易和投資。

最後,應該認識到,東盟不是自給自足的地區。這些成員國嚴重依賴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的投資和技術。東盟作為一個集團運作,但它不是關稅同盟,意味着成員國可以自行與其他國家或者集團接觸。這種靈活性使得成員國能夠追求自己的利益,並尋求多樣化的夥伴關係和協議,同時保持東盟共同體的凝聚力和活力。

由十個東盟國家、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CEP 約佔全球 GDP的三分之一和世界貿易和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目標是通過降低90% 的產品的關稅,促進貿易一體化。

另外一個代表性案例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PTP,以前稱作“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2018 年以來,四個東盟國家——新加坡、越南、汶萊和馬來西亞——加入了 CPTPP。該協定約佔全球 GDP 的 13%,旨在降低98% 的產品的關稅。

“印度洋-太平洋經濟繁榮框架”(IPEF) 是美國拜登政府於 2022 年 5 月發起的新組織,也尋求促進區域夥伴關係。但是,該協議因其排他性和分裂性而受到批評。除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七個東盟國家——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汶萊——已加入IPEF。但柬埔寨、老撾和緬甸被排除在外。

這種排斥可能加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差距,激化地區緊張局勢,抵消現有大型區域貿易協定(如 RCEP)的好處。一些評論家認為,IPEF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徵意義,旨在吸引美國選民,而不是實施有利於成員國的有效政策。同樣,印太地區的貿易部長最近在底特律召開會議,討論一系列旨在加強半導體和關鍵礦物等必需品供應鏈的措施。但是,他們達成的協議,除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外,缺乏明確的政策目標。

中國與西方之間不斷升級的競爭,使得東盟國家陷入兩難境地,承受不起與任何一方脫鉤的後果。2000 年至 2022 年間,歐盟成員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增長了兩倍多,從 1105 億美元增至 3423 億美元。東盟與美國的貿易額,從 1351 億美元飆升至 4522 億美元。同期,東盟對美國的出口幾乎翻了兩番,從 879 億美元增至 3567 億美元。

與此同時,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在2022年達到9753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23倍。在此期間,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出口增長17倍,從222億美元增加到4081億美元。

此外,東亞、美國和歐盟都是東盟國家外國直接投資的重要來源地。2021年,東亞國家占該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33% ,而美國和歐盟分別佔22%和15%。

鑒於這些經濟聯繫的深度,敦促東盟國家與中國脫鉤是非常不公平的。這也是缺乏遠見的行為,因為脫鉤會破壞集團內部的貿易和經濟發展,加劇整個地區的政治不穩定。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ASEA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