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解讀中國經濟彈性

2020-07-03
張軍.jpg

各國為抗擊新冠疫情而廣泛採取的封鎖和關閉邊境措施,使得全球供應鏈中斷,全球經濟近乎癱瘓。不過,如今全球經濟真正的弱點並不是全球化生產網絡有脆弱性,而是一些國家對全球化尤其是對中國的態度令人沮喪。

近來,不只在美國,對中國經濟影響力日益擴大的恐懼也支配着許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決策。由於擔心全球製造業對中國的依賴,一些人呼籲將生產遷回本土,並把中國踢出全球供應鏈。美國甚至威脅要通過技術脫鉤來扼殺中國經濟。

批評中國的人士錯誤地以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几乎完全依賴於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維繫,以及獲得西方技術。儘管中國無疑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國,但在過去十來年裡,中國經濟成就的真正推力是它巨大的購買力,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其中包括中國蓬勃發展的技術領域。

世界尚未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重心從“外部循環”向內部轉移的重要意義。部分原因是許多經濟學家只忙於批評中國的經濟擴張,強調由此產生的潛在債務風險。其結果是,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政客仍然認為,遏制中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中國在全球貿易和供應鏈中的地位作為靶子。

誠然,迄今為止,中國是數十年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這主要是因為它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和之後都融入了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就主張國家要利用全球供應鏈和國際市場來幫助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積累資本。為此,中國利用其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採取了“兩頭在外”的策略,即進口零部件,再組裝成成品出口。

然而,中國的決策者們一直都清楚,這種增長模式無法讓中國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高收入經濟體。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西方經濟的嚴重影響,迫使中國發展更緊密整合的龐大國內市場,讓“內循環”驅動經濟增長,加快“重心轉移”。這種努力近年有了更多動力,因為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而且人們意識到中國要實現持續的經濟擴張就必須克服結構性失衡。

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糾正這些失衡,同時刺激國內需求。首先,2005年之後,中國至少在十年時間裡一直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同時按照入世承諾,開始對外國公司開放其受保護的市場。中國政府不僅放寬了進口,特別是中間產品和資本品進口,還准許外資進入金融市場和其他非貿易領域。通過設立越來越多的自由貿易區,中國切實覆行了外國證券投資和跨境資本流動便利化承諾。

第二,在過去15年當中,中國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了基礎設施和物流投資,使國內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和港口等設施得以新建和改建。例如過去十年里,中國建成了超過3.5萬公里(21748英里)的高速鐵路網。

第三,自從本世紀初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支持大型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網絡的建設,鼓勵私人企業在移動支付、電商、物聯網、智能製造等尖端領域開拓創新。這助成了包括阿里、騰訊、京東在內的眾多本土國際化科技公司的興起。2020年初,政府又決定啟動對5G基站的新一輪大規模投資。

最後,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國家戰略規劃,目的是整合國內經濟大區,拉動國內需求。這其中包括建設雄安新區,它將接收北京的非核心首都功能,加快京津冀三角區的發展。此外,政府一直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並鼓勵長江流域16個城市加強合作。以上海為龍頭,長三角地區一直引領着工業化省份的經濟一體化進程。

同樣的,政府鼓勵中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城市中心——四川省會成都和長江上游主要城市重慶——加強合作,創造“雙城經濟圈”。此外,從中國西部和西南部地區開往歐洲的班列以及向南的“陸海新通道”不僅促進了中國內陸經濟,也有助於穩定全球供應鏈。

事實上,雖然經濟重心正在轉移,但中國肯定不會想要脫離全球技術供應鏈,或是重新回到孤立狀態。相反,中國仍將是全球貿易與投資的積极參与者和貢獻者。由於對外國投資者開放更多的國內市場,中國還將幫助糾正全球貿易失衡,從而進一步支持全球化。刺激國內需求的努力將為國內外投資者創造擴張機會,促進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

因此,以為強制技術脫鉤、貿易制裁或強迫改變全球供應鏈就會終結中國未來的經濟擴張,未免過於天真。批評人士若是目光短淺,看不到這一點,那將是他們的損失。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Explaining China's Economic Resilienc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