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貿易摩擦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2019-12-18
200.jpg

當前,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正在損害全球經濟。根據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2019年的增速將下滑至3%,並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紀錄。全球經濟景氣放緩從製造業進一步傳導到服務業。今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貿易大幅放緩,同比增長僅為0.6%,成為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

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運行牽動着全球目光。保護主義、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外部挑戰。雖然中美已就達成階段性貿易協議取得積極進展,但貿易摩擦相關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前期加稅的影響尚有餘波。

無論貿易談判進展如何,中國都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近些年,中國加大了經濟轉型的力度。由於在轉型過程中,新增長動力的培育通常慢於舊增長動力的退出,經濟轉型必然伴隨經濟增速“下降-走平-回升”三個階段,這決定了經濟底部徘徊可能會延續較長一段時間。特別是疊加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中國外向型部門和工業部門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內部需求減弱,經濟增速出現了逐季回落。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長6.2%,第三季度GDP增長6.0%。不過,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但總體而言,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的目標區間,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產業升級的特徵也開始顯現。

第一個表現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快了出口貿易結構的轉型升級步伐。在美國前後分四批對中國價值531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後,中國第三季度出口貿易下滑0.4%。不過,前三季度一般貿易出口增速為3%,顯著好於整體。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增速分別為-11.3%和-9.6%,降幅顯著大於整體。由於關稅導致出口企業承受更高的成本,加之加工貿易本身利潤率較低,因此很多企業傾向於減少加工貿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貿易結構的轉型。

第二個表現是高技術部門投資逆勢上升並保持可觀的盈利。自2015 年有數據以來,高技術製造業的投資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6%,增速比總投資高7.2個百分點。同時,一些先進制造業部門也維持了可觀的盈利增長。

結構轉型的第三個重要表現是從工業化轉向服務業化。服務消費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居民服務消費增速快於商品消費,2018年服務消費在最終居民消費中佔比基本上達到五成。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短期的宏觀調控可以減少經濟波幅,但應對中長期經濟下行壓力,破解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難題首要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高關鍵要素生產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事實上,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有其歷史必然性。一方面,在長期人口結構變化趨勢使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弱化的背景下,提高關鍵要素的生產率尤為迫切。另一方面,高速增長不可持續。還是以出口部門為例。中國出口目前已到2.5萬億美元的年規模,從佔全球比重來看,2014年之後一直保持在13%左右,製造業增加值也已經佔到全球25%以上,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也意味着中國將告別高速增長期,進入追求高質量增長和貿易發展的時期。

目前,中國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僅為美國的43%左右。從資本總存量、人均資本存量角度看,中國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資本積累仍有空間,仍需要通過投資提升資本存量。以往一些宏觀政策主要偏重於“硬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而忽略了“軟投資”(技術創新和研發投資),但近兩年中國不斷加大對“軟投資”和創新支持的力度。2018年,中國研發支出達到19657億元,佔GDP的2.18%。

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深遠,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既要通過優勝劣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又要繼續擴大開放。前不久閉幕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就提出,中國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未來中國將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在競爭性領域引入外資,吸引更多全球投資者,以高水平開放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