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把華為列入黑名單需三思而後行

2019-07-15
c.jpg

上周末,中美兩國元首在大阪同意恢復雙邊會談,以解決長達一年的貿易戰。這一決定的條件是習近平同意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以及唐納德·特朗普同意推遲對中國產品徵收新的關稅。它還需要特朗普放寬美國政府5月份實施的限制美國企業與華為公司做交易的禁令。

對華為讓步,並不符合佛羅里達州共和党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和紐約州民主党參議員查克·舒默的願望。他們和國會中的其他對華鷹派人士認為華為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容忍的風險,並發誓要從立法層面找到解決方案,讓特朗普無法決定這家中國科技巨頭的命運。

他們也許是對的,華為有可能帶來無法容忍的國家安全風險。畢竟,在一個多年受益於中國自主創新政策和補貼的行業里,它是最成功、最知名的企業。它生產的設備推動了至關重要的通信發展,但也為不法行為提供了方便,比如竊聽、監視及其他形式的間諜活動。華為似乎享有與中國政府和中共的某種特權關係。很多事例和看似可信的證據都表明,華為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法,盜取美國的知識產權,並生產已經被發現帶有後門或可從事網絡不法活動漏洞的部件。

但是,針對華為的案子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所謂的確鑿“證據”仍然屬於機密。那些已經看過或被告知這些機密信息的人,比如特朗普總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和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他們顯然不相信除了全面禁止華為設備以外,還有不那麼極端的措施可以減輕這種威脅。例如,在得出結論認為威脅並不像美國官員所描述的那樣無處不在之後,英國電信公司採取了更加精確的對策,而不是一股腦將所有華為組件從自己的網絡中移除。

之所以認為華為設備構成國家安全威脅,是因為它能將情報、商業機密或其他專利信息傳遞給中國政府,或是讓國家主導針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成為可能。這種觀點當然是合情合理的。但也有一種合理的解釋是,華為威脅了美國的技術優勢,因此成為美國政策制定者的眼中釘。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他希望美國在5G領域“通過競爭取勝,而不是排斥目前更先進的技術”。

確定威脅的不同等級是非常重要的,它會讓我們在採取代價高昂且難以逆轉的行動之前暫停一下。網絡間諜活動、網絡盜竊和其他形式的網絡不法行為是真正的威脅,政府在這方面有合法的利益,並且有義務進行保護。但是,網絡安全措施不能放在真空中考慮,就好像不用考慮成本和預期收益一樣。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估計,到2035年,發展5G基礎設施和生產支持5G的設備,比如智能電器、可穿戴心臟監護儀和自動駕駛汽車,所產生的全球收入將達到12.3萬億美元。美國對華為組件的禁令,以及美國勸阻其他國家政府不要使用華為產品的努力,將推遲全球5G網絡的發展和推廣。這會限制“物聯網”產業的擴張,使人們無法享受到提高生活水平的技術,使全球經濟失去增長的動力。

作為高質量網絡設備的低成本供應商,華為已經深入世界各國的電信網絡,其中也包括美國的農村。雖然華為設備僅佔美國電信設備市場份額的1%,但它在農村地區表現亮眼。如果當地運營商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用更昂貴的朗訊或愛立信設備替換華為組件,那麼美國農村地區高速互聯網服務的發展將被推遲數年。

與此同時,這種成本對非洲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難以負擔,因為華為組件在這些地方的通信網絡中已經無處不在。迫使各國政府在華為和西方替代品之間做出選擇,很可能導致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出現曠日持久的競爭,而世界將按照相互競爭的5G標準,被劃為不同的勢力範圍。把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勢力範圍,很可能破壞全球規模經濟的技術生態系統,打開地區性關稅和其他形式保護主義的大門,使世界變得更貧窮。

合理的結論是,華為確實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但減輕這種威脅可以採取不那麼全面的措施,不必禁止所有的商業往來。倘若美國的決策者執意採取更極端的手段,那他們應當首先拿出確鑿的證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