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美貿易談判與特朗普令人費解的對華戰略

2019-03-04
a.jpg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美國首席談判代表之一。

在經過中美外交官和貿易官員的數周談判之後,特朗普總統宣布推遲原計劃3月1日實施的上調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

雖然這位美國總統在推特上聲稱已接近達成貿易協議,但要確定說協議會在幾周之內達成,或者協議是什麼樣子,都為時過早。周日,特朗普總統誇口“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美國已經在重要的結構性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讓、農業、服務業、貨幣,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問題”。

中國尚未公開證實這些細節。儘管特朗普總統希望3月份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的海湖莊園簽署一份協議,但很難預見其結果。更不清楚的是,美國能否誘使中國對特朗普政府的任何重要要求做出讓步。也許,達成協議的最大挑戰是同意未來協議的執行機制,因為美國既想當法官,又想當陪審團。

美國希望中國從根本上調整其經濟結構,代價是美國取消對中國產品實施關稅和其他壁壘。特朗普政府的諸多要求包括中國政府停止強迫技術或知識產權轉讓,大幅度減少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結束歷來人為壓低人民幣的匯率操縱。

據《紐約時報》報道,到目前為止,中方談判團隊唯一的讓步是同意在將來調整匯率的時候向美方提供預警。至於美國的另外兩個關鍵要求,中國作為一黨制國家,是不可能願意讓出如此多的國內政治經濟控制權的。阻止竊取外國技術有可能危及中國跟上全球IT技術發展的能力,停止給數千家國有企業的財政支持可能意味着無法用政治控制經濟,而這是一黨制國家的基礎。

中國的核心難題是,是否默認並遵守美國主導的既定貿易規則,還是拒絕這些要求,將自己置於與西方更敵對的立場上。如果不能符合要求,它就要冒搖搖欲墜的經濟進一步遭受沉重打擊的危險,而經濟是中共與中國民眾討價還價的基礎。(有報道稱,學者估計中國2018年的GDP增長率只有1.5%,而不是官方公布的6.5%。)正如裴敏欣教授最近在“中美聚焦”一篇文章中有力指出的那樣,貿易戰“是兩個大國戰略競爭升級的表現”。雖然美中貿易戰不應被看成是單一、單面向的衝突,但目前為止它對經濟領域的影響已經非常嚴重。

美國已經對超過2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中國則對來自美國的價值1100億美元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美國商會和其他商業組織雖然同意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要求,但它們堅決反對使用關稅手段。商會是有道理的。關稅戰最終會傷害美國的消費者,他們將不得不為購買中國生產的商品花更多的錢,而這會降低他們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由於中國和美國的經濟佔到全球GDP的40%,世界市場急於看到貿易戰能否很快結束。

特朗普總統在試圖平息批評的同時,也上演了他標誌性的衝動和自吹自擂。上周,在橢圓形辦公室與中國副總理劉鶴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公開與他的首席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就有關諒解備忘錄的定義發生衝突,從而讓這位中國官員笑話美國兩位高層領導人在談判中不和。

特朗普一再表示自己才是最終交易者,而且,雖然他對貿易或宏觀經濟的理解並不全面,但他不會考慮顧問們的建議,總是自信滿滿地以身涉險,不顧及潛在的後果。這既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中方代表帶來信心,而他們更喜歡理性、穩定和可預測的進程。

談判結果表明,兩國近40年的經濟關係已經遭到很大破壞。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打貿易戰的最大影響,是它們從正常的貿易夥伴迅速轉變成為經濟對手。中美兩國都已經啟動長期的經濟脫鉤進程,兩國經濟政策的深刻變化將難以逆轉,因為兩國政府和企業都在調用保護主義,並向其他市場轉移。

一個額外而不可被低估的未知因素,是特朗普總統不遵守美國的外交談判原則。這個原則大體說就是一次只就一個戰略領域進行談判。這一直是特朗普反對者的批評重點。在特朗普總統建議把刑事指控作為貿易爭端討價還價的籌碼後,其政府讓貿易談判與引渡華為女繼承人孟晚舟扯上了關係。特朗普政府未來幾周內也會嚴重依賴中國,以便為本周在越南與朝鮮金正恩舉行的無核化談判取得成功做準備。如果不了解其他地緣政治因素,就根本無法理解這場貿易談判。

談判能否成功取得結果,能否及時在傳言習近平訪問海湖莊園之際得到解決,尤其是誰將佔據上風,這些都有待觀察。時間會證明一切,但顯然,這場高風險的鬧劇在談判結束之後還將持續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