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徐賽蘭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美中貿易關係岌岌可危

2017-12-18
S2.jpg
2017年12月9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第6次圓桌會議。

與大選過程中的一味指責相比,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顯然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然而,美中經濟關係正處在多年來最危險地步。貿易問題是兩國間的一個主要障礙,而美國最近反對中國在WTO的市場經濟地位,則是這一衝突的縮影。只要美國繼續以雙邊貿易逆差為焦點,兩國貿易關係前景就是黯淡的。

貿易成了絆腳石

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美國一直試圖縮小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因為在他看來,貿易逆差是改善貿易關係的主要障礙。特朗普對貿易經濟學的理解有誤,這個似乎有待商榷,雖然經濟學家在回應特朗普的言論時一再強調貿易逆差並不代表一個國家相對另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有所損失。而現在的問題已經轉變成,為減少雙邊貿易逆差,特朗普與中國“做交易”是否成功。

中國同意增加從美國的進口,並格外有興趣從美國購買更多高技術產品,同時吸引美國更深地參與“一帶一路”項目。中國還表示將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意開放其金融部門以擴大對外競爭。而美國除了鋼鐵業之外,幾乎沒有試圖減少從中國購買商品。美國的進口是形成貿易逆差的最大原因,因為消費者通過購買中國的廉價產品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水準。後一點特朗普總統最搞不明白的事:貿易是雙向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互惠互利。

市場經濟地位

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有關中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在WTO與歐盟的市場經濟地位之爭,也受到美國支持歐盟拒絕給予中國這一地位的影響。美國在上月提交給WTO的第三方文件中寫道,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大力介入妨礙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美方認為,國家提供補貼和對價格進行控制阻礙了中國經濟中一些部門的生產和產出實現市場價格,在世界貿易中創造出不公平優勢。

美國的論點有可取之處。雖然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大幅減少了價格控制和補貼,但這些並未消除。對煤炭、棉花和汽油的價格控制依然存在,對小麥、鋼鐵等金屬、新能源汽車進行的補貼刺激了這些行業的生產。價格控制和補貼給中國生產商出口的製成品帶來成本優勢,有可能導致更廉價中國商品在外國市場上的傾銷。只要阻止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就有機會向被認為不公正的中國商品徵收反傾銷稅。

美國的論點也有虛偽之處,因為它也在補貼自己的農業部門。在過去,這一直是它與發展中國家爭執的焦點,這些國家同富裕國家享受補貼的商業化農業生產進行着苦苦的競爭。雖然作為WTO協議的一部分,美國於2015年取消了農產品出口信貸,但如果農場主沒有達到收益目標,或價格低於預期,他們仍然會得到政府的扶持。

美國現政府對中國持強硬立場,可如果WTO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就會激化。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意味着美國不能再對中國的鋼鐵和鋁箔等商品徵收較高的反傾銷稅。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已經表示,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WTO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美中貿易的未來

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國的對華貿易關係對中國存有不合理偏見,也缺乏強有力的領導。特朗普總統的訪華之行成果有限,基本上沒有代表美國企業的利益,這些企業呼籲中國擴大市場准入,並對知識產權進行更嚴格的保護。

雖然在特朗普領導下,全面經濟對話機制仍在運行,但今年7月舉行的會議收效不大,因為美國催促中國拿出削減貿易盈餘的具體數字。之後,雙方取消了新聞發佈會,也未能發表聯合聲明。如果美國繼續執着於貿易逆差,並拒不承擔在對華貿易逆差中的責任的話,那麼不知道如何才能讓未來的對話取得成功。

當前的關係最多算友善,固然是好於候選人特朗普在大選中承諾的破壞性互動,但它缺乏明確而審慎的方向。假以時日,倘若特朗普總統不能淡化對貿易逆差的強調,或WTO認定中國是市場經濟,則美中關係的惡化就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