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特朗普新稅改方案恐將加劇全球稅收競爭

2017-10-23
S2.jpg
埃里克·泰勒/蓋蒂圖片社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了醞釀已久的稅改框架。稅改框架的重點除了大幅降低企業所得稅、簡化稅制之外,還鼓勵美國公司將海外利潤帶回美國,這將對全球財富格局和資本流動產生重大影響,並加劇全球稅收競爭。

在當前逆全球化抬頭的背景下,促進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動的各國稅收激勵卻演變為一種新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稅收壁壘,吸引流動性資本的國際稅收也轉變為固化已有資本利益的國內稅收。

事實上,2000年時,OECD各成員國企業所得稅綜合稅率的平均值曾達到32.49%,德國、日本企業所得稅綜合稅率分別高達52.03%和40.87%,美國在35個成員國中稅率排名第七位,其餘國家除智利、匈牙利及北歐部分國家低於30%外,其餘基本處於30%-40%的範圍內,所以從當時的水平相對來看,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並不高。然而過去十年來,全球範圍內普遍經歷了企業所得稅減稅浪潮。

根據世界銀行測算結果,2005年以來,全球企業稅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其中主要經濟體和地區,如中國、日本、歐盟和亞太非高收入地區國家,企業稅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2016年以來很多國家都計劃或醞釀將減稅作為稅制改革主題。除美國之外,2016年德國和日本的企業所得稅率已分別降至30.18%和29.97%。2016年11月,英國首相特蕾莎• 梅提出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0%降至17%,目標是實現英國在G20 中最具有競爭力的低稅率。2017年2月,印度公布最新年度財政預算,將年收入在25萬-50萬盧比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從10% 下調至5% 等。

從中期看,大幅降低美國企業所得稅率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國際稅收競爭。根據IMF的研究,一旦美國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降至20%(這是OECD國家的平均值和中國的法定稅率),世界各國企業所得稅率將出現類似后里根時代的螺旋式下降,並帶動個人所得稅費的下降。這可能迫使各國多依賴增值稅、環境資源稅來增收,依靠房地產稅來調節貧富差距。因此,國際稅收競爭很可能成為新趨勢,並帶來重大影響。

首先,侵蝕各國稅基,影響到國家稅收的主權。如果各國都參與到減稅競爭而不受約束,那麼流動性強的經濟活動將會從各國稅基中消失,就會使世界性稅基被侵蝕,進而造成全球性財政功能的弱化,致使各國公共需求難以滿足,最終弱化國家稅收主權,甚至喪失這一主權。

其次,破壞稅收中立性,扭曲國際資源的地域流向。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稅制均存在“外溢”影響。當一國從國內利益出發,利用稅收優惠措施誘導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者誤導投資人的選擇,這就使資源很可能從最能得到有效使用的地區流向使用率不高但稅收有優惠的地方,從而扭曲了國際資源的地理流向,破壞稅收中性原則。

第三,扭曲稅收負擔,引發新的不公平,並進一步加劇競爭。為了吸引流動性強的生產要素(如資本)進入本國,各國競相降低了對這些要素的徵稅稅率,但為了維持總體稅收收入的相對穩定,各國政府就轉而對流動性弱的生產要素(如勞動、消費等)課以重稅。這種稅收負擔的轉移,直接導致了就業崗位的減少和消費能力的降低,以及人力資源的跨國流動。

從國際視角觀察,適度的稅收競爭具有正向效應,有利於通過減輕各國企業稅負,促進東道國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和技術,彌補資金缺口,增強技術創新能力,進而擴大稅基。適度的稅收競爭促進了稅收中性原則的實現,減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扭曲,避免額外的經濟效率損失,對於促進經濟增長有積極意義。國際間的稅收競爭有利於使各國企業受益於減負政策,實體經濟在低稅負中獲得發展生機。合理的稅收競爭對於各國是多贏的博弈。但是如果國際稅收競爭陷入過度化,必然產生負面效應。過度稅收競爭可能會減少各國政府財政收入,使負債率較高的國家進一步陷入財政困境,導致政府可支配財力不足,引發政府財政赤字危機。

特朗普新稅改方案對中國也將帶來新的挑戰。特朗普稅改方案會吸引更多美國資本迴流,因為它鼓勵美國企業將資本迴流國內用於償還公司債務、投資新技術研發、支付股東紅利以及進行收購等。目前我國也在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但由於中美兩國的稅制結構、稅收規模、稅收制度等現實國情因素不同,所以並不適合展開稅收競爭。如果特朗普將企業稅降至20%,將接近發達國家最低稅率水平,對吸引外來投資的吸引力上升,加上特朗普對製造業迴流的訴求,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企業會加大對美投資力度。因此,加快中國稅收體制改革、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市場化改革應儘快被提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