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何偉文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貿易政策會破壞全球價值鏈嗎?

2016-12-13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希望下一代創新和生產只在美國而不是全球發展。在11月21日的上任100天施政計劃講話中,他表示,“我希望下一代生產和創新都發生在這裡,在我們偉大的祖國美國,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他承諾“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商談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使工作崗位和工業重新回到美國”。

S1.jpg

在此之前,當選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對貿易進行了毫無忌憚的、通常是聳人聽聞的攻擊。他對中國極為排斥,指責中國“偷走”美國的就業機會。這一指責的根據是美國貿易逆差,為此,他希望通過把生產留在美國國內來消滅貿易逆差。他的貿易協議也將基於這一目標。

美國離不開全球價值鏈

問題是,把生產留在美國就能消除貿易逆差嗎?生產有可能只在美國完成嗎?

傳統的國產貨和以國為界的貿易平衡觀念早就過時了。在當今全球貿易中,生產過程,也就是從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融資、製造、最後組裝到一站式方案的提供、營銷和物流,通常牽扯到許多國家。國際貿易中大量產品如今被稱為“全球產品”。

一架波音787飛機在全球66個國家生產,發動機、控制系統面板、機身、垂直尾翼和輔助電源在美國製造,前部機身、中央翼盒和輪胎在日本製造,發動機、機座、機翼防冰系統在英國製造,客艙門、起落架和電子制動系統在法國製造,中部機身、水平穩定翼和貨艙門在意大利製造……波音公司能讓這些全都回到美國嗎?果真如此,美國就必須脫離全球價值鏈,重建飛機研發、供應和製造的完整鏈條,這需要若干年時間,而且肯定成本更高。要使之成為可能,美國必須對英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提供的部件徵收高額關稅,反過來,這些國家會到世貿組織投訴這類舉措,而美國必輸無疑。結果波音將發現它很難在與空客的競爭中生存。別忘了,波音公司創始人比爾·波音的父親威廉·波音可是1868年移居美國的德國人。難道美國應該拒絕世界上最好的技術嗎?

蘋果手機是另一個例子。在美國的蘋果公司有超過2000名僱員從事研發工作,日本和韓國提供佔總成本60%的面板、觸摸屏、CPU和DRAM,其他美國供應商提供佔總成本約25.4%的無線通信、電源管理和核心電子裝置,剩下的零部件由荷蘭、法國和意大利提供。中國,也許還有越南和印度,完成只佔總成本1.6-2.0%的最後組裝。假設,下一代蘋果手機的所有零部件和裝置都必須在美國生產,最後的組裝線也必須建在美國,但就算只有組裝線遷到美國(非常不可能的方案),蘋果公司也會繼續從日本、韓國和歐洲進口零部件。如果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高關稅,美國還是會輸掉在世貿組織的官司。那麼我們假設所有生產都回歸美國本土,或者美國脫離全球價值鏈,這樣一來,零售價就會大幅上漲,等於美國消費者被搶錢,而蘋果手機會被它的競爭對手擠出全球市場,進而讓美國國內損失更多的就業機會。

早在1985年,哈佛大學教授、里根政府的行業競爭委員會主席邁克爾·波特就在他的《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價值鏈”概念。2001年,杜克大學教授加里·傑羅菲提出“全球商品鏈”概念。2012年,世貿組織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合作,發表題為《東亞貿易模式與全球價值鏈: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的報告。新的衡量方式不再是海關貿易結餘,而是設計、原材料、製造、組裝、市場營銷直至終端消費者這條供應鏈上各個國家的附加內容與價值。按照這種被稱為“所有權法”的方法,美國跨國公司與全球價值鏈是密不可分的。2013年,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吸收了28.6%的美國商品出口,同時提供了36.6%的美國商品進口。在當年對全球7026億美元貿易逆差中,有3858億美元即54.9%是來自美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消除貿易逆差的唯一辦法就是美國跨國公司退出全球價值鏈,而這根本不現實。

離岸生產與在岸生產取決於盈利能力

怎樣確保新的生產在美國而不是在海外進行呢?回顧美國跨國公司近年的離岸業務可以令人深思。從2009年到2013年,美國跨國公司國內母公司的總資產從27.63068萬億美元增加到30.59769萬億美元,增加了21.5%。而它們離岸控股子公司的總資產從18.77526萬億美元增加到22.73435億美元,增加21.1%,兩邊增長几乎同步。然而,國內就業只有小幅增加,從2293萬增加到2333萬,增長1.7%;海外就業卻增長14.7%,從1.0794億增加到1.2381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離岸業務提供了更高的增值率,或者說是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S2.jpg

列表顯示,2009年在岸每1美元員工薪酬可以產生1.63美元增值,相比之下離岸增加值為2.38美元,到2013年是1.90美元對比2.46美元。也就是說,用同樣的勞動力成本,離岸業務比在岸業務創造了更多增加值。這也是為什麼奧巴馬總統強烈呼呼製造業回歸美國卻收效甚微的原因。如果特朗普總統真想讓它發生,就必須採取一切措施讓在岸業務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搶走就業的是技術,不是中國

以上闡述有助於解釋美國公司的全球貿易與生產格局,及其與就業變化的相關性。就業變化的另一個根本性原因是技術,而不是中國。

在所有中國對美出口當中,計算機和電子產品為最大類別,佔總額的35%。2013年到2016年,儘管進口不斷增多,美國計算機和電子產業仍分別增長2.9%、5.6%、1.4%和4.4%,2016年10月的生產指數達到114.1,相比之下整個工業的生產指數只有104.3。然而,該行業就業人數過去12個月減少1.3%。生產率上升會導致就業下降,顯然箇中原因就是生產率的提高。2016年前9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這類產品實際上還減少了85.1億美元。

航空航天是美國享有最大貿易順差的部門。2013年到2015年,其全球貿易順差從750億美元增加到825億美元,增長10%。它的國內生產增長,但部門總就業下降1.6%。貿易順差增多就業反而減少,原因仍然是生產率提高了。

美國基礎設施投資與消費品創新

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機會眾多。大規模的重建投資,或者說鐵路、公路、橋樑、機場、發電廠的改造,都會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過去8年經濟復蘇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直接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或者間接通過下游產業,都可以創造出可觀的就業機會,這比打擊進口更有效。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納普鼓勵創新,包括消費品領域的創新,這是對的。在日本和歐洲,人們常常可以享受到日用消費品的新設計、新功能和新應用,如牙刷、電飯煲、空氣凈化器及其他家用電器,享受家用紡織品和傢具使用的新材料。而在美國變化似乎不多。美國每年增加近300萬人口,增加近100萬個新家庭,這無疑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消費品代表大眾市場,不斷的創新和創造會帶來新需求,進而帶來新的生產和更多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