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付兵濤 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

從一季度金融數據看當前中國經濟喜與憂

2016-05-04

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近日揭曉,普遍的解讀是回穩跡象明顯,經濟迎來小陽春。但也有人認為復蘇基礎並不牢固,不宜過度樂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運行也許能給我們一些關於中國經濟走勢的不同視角。

銀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空前,但部分資金存在空轉之憂

一季度中國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4.6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但並沒有都進入實體經濟。證據有兩個,一是一季度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萬億元,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來自銀行信貸的資金一季度僅為1.5萬億元。而歷史上,除2009年以外,前者一般是小於後者的。二是一季度貸款需求指數為公布數據以來的同期最低。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企業的貸款需求並沒有明顯增加,新增貸款創新高,更多源於供給側的銀行在利差收窄背景下希望“以量補價”。

這些多出來的企業“閑置”資金,很可能會進入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推升資產價格。今年以來中國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飆升、3月份以來的股指回升,估計與此都有關係。不過,無論這些資金是否在短期內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現金流改善是顯而易見的,2009年一季度的天量貸款推動了當年經濟增速從二季度開始快速反彈,今年一季度的天量融資,勢必也會推動經濟在二季度繼續回升。

貨幣供應回升緩解通縮壓力,但中國經濟整體仍在加槓桿

一季度,受降准導致貨幣乘數擴大、貸款多增、外匯占款降幅收窄等因素影響,貨幣供應量增速比去年同期明顯回升,大大緩解了通縮壓力。一季度,CPI漲幅同比回升、PPI降幅收窄,GDP平減指數為0.46%,扭轉了去年持續四個季度為負的局面。但是,隨着M2增速持續回升,M2與GDP名義增速之間的缺口(被稱為貨幣剩餘)越來越大。2015年貨幣剩餘為6.88%,創2009年以來年度新高。今年一季度略有下降,但仍遠高於正常水平。貨幣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經濟的負債,M2增速持續遠高於GDP增速,意味着經濟的整體債務槓桿率還在攀升,這與今年的“去槓桿”目標任務相背離,加劇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雖然,受產能過剩和輸入型通縮的壓制,超額貨幣投放尚不至於在今年帶來較大的通貨膨脹風險,但春節以來大蒜、冬瓜、大蔥等部分小宗農產品價格非理性暴漲,其中固然有氣溫偏低導致相關產品供給收縮的衝擊,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受貨幣寬鬆推動,大量資金四處尋找投資機會,大肆炒作。

M1增速反超M2預示企業投資預期改善,儲蓄存款持續減速顯示居民消費喜中帶憂

M1餘額增速連續回升,且明顯高於M2增速。這意味着企業活期存款比重上升,企業對後續市場需求和投資前景更加樂觀。從製造業PMI分項數據看,一季度購進價格上升、產品訂單回升而產成品庫存降至歷史低位,企業補庫存意願明顯提升。

但M2增速低於M1增速,主要還是因為居民儲蓄存款增速放緩。3月底居民存款餘額同比增長6.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速回落的原因,應該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7%,比2015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收入決定支出,收入增速回落,必然帶來居民消費增速放緩。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同比增長7.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一直是這幾年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如果消費增速出現大的下滑,經濟穩增長將會更加困難。

綜合判斷,得益於超常規的融資增長、政府投資加碼等因素,中國經濟一季度呈現明顯的邊際性改善,而且這種改善在3月份更加明顯,4月份以來仍在持續,並且可以維持到6月份。經濟回升的代價是貨幣超發、槓桿攀升和結構惡化,因此長期可持續性存疑。考慮到總體通脹壓力不大,特別是一季度經濟增速實際上仍在下滑,預計中國國內貨幣信貸總體寬鬆的格局不會改變,政府性投資(如專項建設基金)也會繼續加碼,但同時會採取更有力措施穩定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