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丁一凡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還會是世界增長的發動機嗎?

2015-11-19

國際輿論近來擔心,中國經濟曾經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慢,對中國經濟依賴較重的那些國家也會遭受“附帶損失”。

china-economy.jpg

不過,中國日前出台了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根據十三五規劃,中國經濟未來還有不小的增長空間,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很重要。只是,人們需要換一種眼光來看待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

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空間

中國政府通過十三五規劃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努力維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每年經濟增長目標為6.5%,以使中國經濟在2020年相對2010年再翻一番。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中許多行業的增長前景對外國企業來說是天賜良機。

比如,服務業增長、新型產業的發展既是中國經濟這兩年轉型的結果,也是未來增長的基礎。在這方面,外國企業已經增加了對華投資,這既增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也使跨國企業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益匪淺。

十三五對中國經濟對外開放作了更詳細的規劃,更多的外國企業可以公平地進入中國市場投資。同時,金融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更加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創造更多的利潤。

未來的中國經濟增長更加依靠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這裡面不僅蘊藏了國內技術型企業發展的機會,也為一些外國技術型創新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其實,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體,許多創新型技術人才苦於找不到推廣新產品的機會。他們研發出的技術產品,立即被許多大型跨國公司買斷。這些跨國公司控制着這些技術,不願意讓它們立即擴散到市場上,因為怕與現有技術形成競爭。但研發人員希望儘快把這些新產品推向市場,取得收益。中國的巨大市場對這些技術人員充滿吸引力,他們希望能到中國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些科技人員是中國發展創新型經濟可以借用的寶貴人力資源。

中國對外投資帶動貿易增長

近些年來,中國對外投資增長迅猛,這既說明中國企業的能力在增長,也說明中國經濟有巨大的國際產能合作需求。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後,得到了沿線國家的廣泛支持。中國的對外投資與貿易也隨着“一帶一路”計劃的落實而不斷發展。

隨着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增長,中國與這些地區的國際貿易也大幅增長,部分彌補了對傳統發達國家市場出口的下降。比如,今年前七個月,廣東進出口總額繼續位列全國第一,為3.39萬億元,但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與此同時,廣東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卻呈上升勢頭,其中出口上升了14%。

換一種眼光看中國的貢獻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但中國仍然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經濟體。2015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中國市場的需求仍然巨大,仍是全球最大的資源與能源進口國。表面上看,2015年中國的進口在下降。但這主要是由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引起的,它不說明中國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總量在下降。資源及能源價格的下跌是由美元匯率變化引起的。要解決這一問題,向中國出口資源的國家未來只能考慮更多地用人民幣計價,以避免未來的波動。

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創建了工業園,帶動了這些國家的工業化。這些新近工業化的國家會給世界市場帶來更多廉價產品,可以對沖發達國家央行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釋放的巨大流動性,壓低全球通貨膨脹率,創造更加穩定的全球經濟發展預期。

過去,人們衡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情況,但GDP包括外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創造出的利潤。近年,隨着中國對外投資大幅增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收益也在增長,因此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NP)在迅速擴大,並會逐漸與GDP拉平。這就需要我們以一種新的眼光來觀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