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市場擁抱植物性肉類產品

2020-04-10

2019年植物性肉類產業見證了兩大新巨頭的崛起: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歐美消費者很可能已經在本地超市以及漢堡王和芝士蛋糕工廠等餐廳的菜單上看到過這兩個品牌。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兩家公司在除香港外的其他中國地區業務有限。其背後的原因預示着中國替代性肉類產業或在未來數年重組。

T-1.jpg
圖片來源:Thrillist

對於兩家公司而言,由於中國的龐大體量,進入中國的替代性肉類市場是優先選項。Good Food Institute於2019年5月發佈的研究顯示,中國國內植物性肉類產業的市值接近61億元人民幣(約合9.1億美元),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14.2%。該研究還顯示,雖然美國同類市場擁有高達23%的較高增長率,但其總量僅為6.84億美元。突出的一點在於,該研究中超過90%的中國受訪者並不將自己歸類為素食主義者或嚴格素食者,這顯示出這些市場份額的增長代表的是公眾對植物性肉類消費的整體興趣增長。此外,中國的肉類產業規模巨大;該國每年消費全世界肉類製品的近1/3。任何希望提高銷售額的肉類製品公司都會將目光投向中國。

Good Food Institute 2019年的研究顯示,2018年中國植物性肉類產業增長令該行業產值達到近61億元人民幣(約合9.1億美元)。

T-2.jpg
圖片來源:Good Food Institute

對於兩家公司而言,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存在兩個主要障礙。首先是監管層面:作為外國公司,為了得到在中國的銷售許可,每家植物性肉類生產商都必須達到一系列的標準。Beyond Meat正計劃在2020年年底前開始在中國進行銷售,而Impossible Foods由於其公司產品關鍵配方中含有轉基因、酵母基的亞鐵血紅素,該公司正面臨新一輪監管障礙。雖然亞鐵血紅素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准,但中國對人類食用轉基因類產品卻有嚴格限制。這會進一步延緩Impossible Foods進入中國市場,雖然該公司在去年11月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取得了初步成功。

這些食品巨頭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必須面對的第二個障礙是與本地較小規模中國公司的競爭。雖然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一直未在中國實地開展業務,但在進入西方菜單和公眾意識的這一年中,它們刺激了中國國內生產商的發展。其中一個例子是總部位於北京的植物性肉類初創企業“珍肉”。雖然該公司成立還不到一年,但它已經募集到約500萬元人民幣(約合723181美元),並希望在2020年可以再募集200萬美元資金。用“珍肉”創始人呂中茗的話講,與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兩家美國大公司相比,雖然它們的體量更大,但他的公司擁有一個優勢。呂中茗說,因為“珍肉”是一家中國企業,能更好地適應中國的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於中國人的口味。

T-3.jpg
在上海享用“珍肉”漢堡。圖片來源:CNBC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早期風險基金Lever VC是Beyond Meat的早期投資者之一。該公司2019年向兩家中國替代性蛋白質初創企業進行了投資,打賭該產業將在中國持續發展。新一輪注入中國替代性肉類產業的投資理念是基於中國長久以來的肉類替代性傳統,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唐朝。此外,在過去幾十年中,如Omnipork、齊善食品、鴻昶生物科技(蘇州)等中國公司已經在中國國內建立起了欣欣向榮的替代性肉類產品運營。

對於中國而言,持續擴張替代性肉類產業的重要性有多種原因,其中兩個重要原因是出於對環境的考慮:如非洲豬瘟等牲畜疾病和氣候變化。非洲豬瘟2018年8月在中國爆發,導致該國數百萬頭生豬被撲殺,豬肉年產量下降2000萬噸,2019年豬肉價格暴漲近70%。2020年早期的報告顯示,雖然非洲豬瘟已經開始得到控制,但1月初的食品價格通脹指數依然維持在17%的高位,顯示疫情爆發的影響依然存在。雖然食品價格通脹指數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走高,但其影響傳遞出了一個更為普遍的信號,即中國65%的肉類消費由豬肉構成,而當非洲豬瘟等疫情爆發時,該國的食品安全將面臨巨大威脅。

從環境層面來看,與傳統肉類生產相比,植物類肉製品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小。Impossible Foods稱,與生產普通牛肉相比,生產Impossible Foods漢堡的用水量減少87%,用地量減少96%。與由奶牛生產出的牛肉相比,Beyond Meat漢堡的能源消耗減少46%。兩種品牌的漢堡與普通漢堡相比,在產生溫室氣體方面分別減少89%和90%。

T-4.jpg
中國是全球高肉類消費國之一。圖片來源:Undark

正如任何重大的全球性議題一樣,鑒於中國人口和經濟的體量,我們必須考慮動物性肉類與植物性肉類在中國市場扮演的角色。2018年,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牛肉消費國。由於並非所有肉牛都在中國國內飼養,中國牛肉消費的影響以南美洲生境轉化的形式波及到了半個地球之外的地域。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牛肉進口國,其中的大部分來自阿根廷、烏拉圭和巴西。養牛是導致南美洲森林砍伐和生態系統破壞的重要因素。造成南美洲環境問題惡化的另一個主要農產品是大豆。大豆不僅用於直接消費,更常見的是用作豬牛等肉類牲畜的飼料。其結果就是,為了滿足國人的肉類消費需求,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T-5.jpg
巴西亞馬遜的大豆種植場。圖片來源:WildAid

隨着中國成為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最大的牛肉進口國以及巴西和阿根廷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南美急切地想要開拓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前景。然而,如果這種增長不能得到管理與控制,肉類消費將給亞馬遜熱帶雨林和巴西塞拉多林地-熱帶亞熱帶草原等南美洲最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放大性的影響。長此以往,這些脆弱地區的農業生產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又將給已經飽受劇烈氣候變化影響的南美地區進一步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鑒於中國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的意願,加上非洲豬瘟等牲畜疾病給食品安全帶來威脅以及高質量肉類替代品的生產趨於增長,中國將從進一步擁抱植物性肉類製品中獲益良多。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家和老牌植物性肉類生產商也可以乘着當下植物性肉類熱潮的東風,利用其本土優勢,擴張中國現有的植物性肉類市場,與此同時,外國競爭者在未來一年內也將在中國創製極具吸引力的替代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