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威懾的困境

2023-05-09
奈.jpg

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裡,地緣政治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威懾。但是,我們如何證明威懾有效呢?

想想歐洲正在進行的戰爭。從2021年12月開始,美國總統拜登就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如果入侵烏克蘭,俄羅斯將面臨嚴厲的制裁。但是,這些警告無濟於事。美國及其歐洲盟友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此挫敗俄羅斯的計劃時,普京拋出使用核武器的選擇。但是,西方的援助繼續有增無減。

威懾失敗了,還是成功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需要評估沒有威脅的情況下,會出現怎樣的結果。而且,很難證明這種情況。如果我在前門貼上“禁止大象入內”的牌子,而我的房子里沒有大象,是否說明我威懾到了它們?這首先取決於認識字的大象進入房間的可能性。

烏克蘭戰爭表明,降低風險並不總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問題,而往往是程度問題。也許普京認為西方聯盟不堪一擊,認為制裁會失敗。但目前為止,他一直沒有攻擊北約國家的補給線。面對普京的核威脅,西方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武器,但一直不願提供遠程導彈系統或者現代戰機。

如果希望威懾發揮作用,可信度至關重要:威脅採取最強烈的反應來捍衛微小的利益,幾乎沒有人會相信這種做法。核大國承諾擴大核保護傘,保護遙遠的國家時,尤其如此。

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分別將其核威懾力量擴展到西歐和東歐。儘管一些分析人士懷疑美國是否會冒着紐約受到襲擊的風險,保衛西柏林這個孤立的飛地,但美國的威脅奏效了,部分原因在於駐紮在那裡的美軍。雖然所謂的“柏林旅”規模很小,無法抵禦蘇聯的入侵,但它確保了對這座城市的核打擊將導致美國人傷亡。(與此同時,美國在歐洲的軍隊,無論是核部隊還是常規部隊,在1956年和1968年蘇聯對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展開軍事干預時就沒有構成可信的威懾力。)

對於目前的朝鮮半島局勢,這段歷史具有現實意義:朝鮮擁有核武器,而韓國仍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約束。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超過70%的韓國人支持本國發展核武庫。韓國總統尹錫烈4月會見拜登時,雙方同意美國在朝鮮半島附近部署一艘核潛艇,並同意與韓國就核規劃和戰略規劃展開磋商。這種做法類似於冷戰時期美國與北約盟友的接觸。

就像在當年的柏林一樣,美國提升了威懾的可信度:韓國駐紮着28500名美軍。兩國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因為朝鮮不可能在攻擊韓國時不會傷害到美國人。日本的前沿基地提供了同樣的保證。正因如此,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經常考慮從日本和韓國等地撤軍的想法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特朗普總統執政期間,還體現了核恐嚇和賄賂的無效。朝鮮2017年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時,特朗普威脅“將讓其面臨世界前所未見的火與怒”,但是沒有奏效。接下來,他嘗試直接外交。2018年與朝鮮獨裁者金正恩會面後(這是朝鮮長期以來尋求的外交政策目標),他大膽預測該國的核武器計劃將迅速消亡。毫不意外的是,朝鮮沒有解除核武裝。在金正恩看來,他的聲譽和家族王朝的命運取決於核武器。

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而台灣的情況表明,不斷變化的環境將考驗行之有效的威懾戰略。1972年,尼克松總統和毛澤東主席會面,計劃恢復美中關係,但他們在台灣的地位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最終,雙方設計出一個拖延方案: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即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也承認兩岸人民都是中國人。美國根據《與台灣關係法》向台灣提供武器,但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多年來,美國一直拒絕透露是否會保衛台灣。我擔任克林頓政府五角大樓官員訪問北京時,接待我的東道主問美國是否會為台灣開戰。我說沒有人知道,同時指出,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在他1950年1月12日的演講里,沒有將韓國納入美國的防禦範圍,但僅僅6個月後,美國就參加了朝鮮戰爭。根據威懾理論家托馬斯·謝林所說的“碰運氣的威脅”理論,我當時警告中國不要試探我們。

一些人所說的“戰略模糊”政策不如稱作“雙重威懾”,其目的不僅是為了防止中國對台灣島使用武力,也是為了阻止台灣在法律上宣布獨立。現在一些分析人士擔心,隨着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以及更多美國立法者訪問台灣,這一戰略正受到削弱。拜登曾四次表示美國將保護台灣,但白宮每次都隨後發表聲明,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這種情況下,避免暴露弱點或引發升級,將是避免全面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歷史提醒我們,評估威懾力量的成功可能很難。部分因素,例如可信度,對於實現預期結果至關重要。但是,隨着威懾困境的不斷演變和增加,研究戰略的局限性對於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樣重要。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Dilemmas of Deterrence”(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