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樊高月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退役大校、前首席專家

美軍「太平洋威懾倡議」預示着什麼

2023-03-10

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由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工作人員、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前特別助理埃里克·塞耶斯博士推薦,得到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等人的推動。它以2014年的“歐洲威懾倡議”為藍本,於 2020 年 7 月被納入《國防授權法案》,並在同年 12 月由特朗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歐洲威懾倡議”提出八年後,俄烏衝突爆發。那麼,太平洋版的這份倡議現在預示着什麼?

從 2021 財年到 2027 財年,“太平洋威懾倡議”計劃撥款 344 億美元,用於以下行動,以保持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優勢:

• 升級美國武裝部隊並加強其存在感;

• 提高後勤和維護能力,以及燃料、彈藥、設備和其他物資的預先部署;

• 為聯合部隊開展演習、試驗和創新項目;

• 改善基礎設施,以增強美國武裝部隊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

• 建立盟友和夥伴的防禦、安全能力、軍力和合作關係;

• 提高美國印太司令部可用的軍事力量。

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加上常規國防投入,必將擴大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優勢,有力支撐其在地區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它迫使地區國家做出回應、增加國防預算,從而引發軍備競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太平洋威懾倡議”擴大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優勢,為美國主導印太事務提供了有力支持。實施印太戰略時,特朗普政府向印太地區部署了60%的美軍艦船、55%的陸軍士兵、三分之二的艦載海軍陸戰隊和60%的海外戰術空軍,其中包括2000多架戰鬥飛機、200艘軍艦和潛艇,以及37萬軍人和文職人員。

除了正常的國防投資,未來五年,美軍在該地區還可以通過“太平洋威懾倡議”獲得270億美元的專項資金。其中,91億美元用于軍隊現代化和加強其軍事存在感;10億美元用於改善後勤和維護能力以及設備、彈藥、燃料和物資的預先部署;79.5億美元用于軍事演習、訓練、實驗和創新項目;68.2億美元用於改善基礎設施,以增強美軍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21.7億美元用於建設盟友和夥伴的國防和安全能力、軍力與合作;1.31 億美元用於提高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可用軍力。

這一切,必將使該地區的美軍擁有足夠的資源為所欲為。2023 年 2 月,美國宣布在菲律賓戰略地區獲得四個新的地點,並撥款超過 8200 萬美元用於完成現有五個地點的項目。

“太平洋威懾倡議”促使地區國家做出反應,增加國防預算,從而引發軍備競賽。根據該倡議,美國及其盟國和夥伴鼓吹“中國威脅論”,要求大幅增加預算,以提高部隊作戰能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後,一改該國一貫的防禦姿態,提出發展攻擊中國導彈發射基地和高級指揮機構的能力,並在偏遠的西南諸島和九州地區部署了1000多枚遠程巡航導彈,從而覆蓋到中國東部沿海和朝鮮半島地區。日本批准的 2023 財年國防預算為 6.8 萬億日元(510 億美元),比上一財年(5.4 萬億日元)增長 26%。

韓國 2023-27 財年的國防預算達到 331.4 萬億韓元(2651 億美元),年均增長 6.8%。該國還計劃在濟州島(距上海僅 500 公里)部署美國核武器。

為了“對抗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戰略影響”,澳大利亞將 2023 財年的國防預算增加了 8%,並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增加。印度 2023-24 財年的國防預算為 5.94 萬億盧比(719 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 13%。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挑釁行為,中國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不得不增加本國的國防預算,以做好準備。

“太平洋威懾倡議”增加了美軍威懾行動的頻率,加劇了印太地區的緊張局勢。它被納入《國防授權法案》後,美國印太司令部可以獲得更多資金,進而開展威懾行動。2022年,美國在該地區組織實施了87次威懾行動,包括軍事演習、航行自由行動、艦機近距離偵察,比中美關係最糟糕的2020年(82次)多了5次。

美軍對中國的威懾行動,必然迫使中國軍隊採取反制措施。美軍越頻繁地進行此類行動,發生意外的風險就越大,印太地區的緊張局勢就越嚴重。

2022年12月21日,美國空軍一架RC-135偵察機侵入南海近距離偵察,被解放軍海軍的殲11戰鬥機攔截,雙方的最近距離僅6米。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飛機墜毀,進而引發軍事對抗,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

“歐洲威懾倡議”提出八年後,導致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未來,“太平洋威懾倡議”是否會導致美中衝突、日中衝突或任何其他衝突?讓我們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