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王帆 外交學院副院長

美伊核談判前瞻

2021-12-02
中文圖片.jpg
點擊閱讀最新一期《中美聚焦文摘》第31期

11月3日,伊朗副外長巴蓋里表示,伊核談判將於11月29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重啟。停滯了數月的伊核問題多邊會談今後將朝怎樣的方向發展?

伊朗2015年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限制核活動,聯合國、美國和歐盟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然而,上屆美國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繼續新增對伊制裁。2019年5月起,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採取的舉措“可逆”。

那麼,伊核談判前景如何?會否取得突破性進展呢?

達成協議有幾個基本要素,一是彼此的基本信任,這涉及承諾是否可信可靠,是否能夠得到執行。美伊之間互不信任,對於伊朗而言,美國曾隨意退出多邊協議,那麼拜登政府需要拿出可信的步驟才行。

二是談判時的平等性。美伊之間嚴重不平等,伊朗必須尋求不對稱優勢,比如展示出伊朗具有研製核武器的能力。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表示,伊朗丰度為60%的濃縮鈾儲量已經達到25公斤。這意味着離武器級丰度90%更近一步。這就是談判中的籌碼。

美伊兩國的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意識形態與文化矛盾,美國無法接受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權,不能容忍一個“非民主的”、宗教的反美政權在中東地區發揮重要影響力;二是地緣政策矛盾,伊朗的地緣戰略位置十分關鍵,一個長期反美、輸出反美意識形態、建立反美陣營的伊朗政權是美國波斯灣地區發揮霸權的最大障礙。事實上,1979年以來,美伊之間的各種矛盾與問題,包括伊核問題都是在這樣的結構性矛盾下產生,它導致美伊關係很難有實質性突破,這也是美國長期致力於在伊朗內部進行顏色革命的重要原因。

伊朗總統萊希是對美強硬派。他明確拒絕就本國的地區政策和導彈計劃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表示“伊朗不會將經濟形勢和人民生計與談判掛鉤,伊朗不會為談判而談判”。雖然伊朗面臨諸多困難,但它堅持談判的平等原則,不可能為談判而接受美國的不合理要求。當前對於伊朗而言,是要求美國率先放棄對伊朗的不人道非法制裁。同時,伊朗對談判也不抱任何幻想,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伊朗可以等。

當然,美伊雙方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希望緩和中東地區局勢。美國對於這一點更為迫切,伊朗也需要通過緩和局勢解決國內經濟和疫情難題。重啟談判表明雙方都有緩和矛盾的願望。

然而,重啟談判並不表明雙方能夠一步到位解決問題。首先,美伊之間分歧嚴重。美國希望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強調自己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美國希望伊朗放棄導彈計劃和改變地區政策,伊朗認為這與伊核協議無關,談判不能有附加條件。

其次,美國面臨選擇難題。美國還是希望緩和伊核問題的。美國學者米爾斯海默甚至說,伊核問題甚至是除中國問題之外美國對外政策的優先選項。美國當前迫切需要伊核協議帶來一個可控的伊朗、一個較為穩定的中東地區,以服務於自身大國競爭的戰略需求,這是美國未來可能做出一定讓步的主要原因。

美國全球戰略聚焦亞太和中國,它顯然不希望在伊朗問題上着墨太多。但是,伊朗問題又必須緩和、可控。現在的中東已經失去了力量平衡,伊拉克無法制衡伊朗,美國必須防止伊朗坐大。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軍事手段已難以奏效且不符合美國全球戰略。美國希望伊朗棄核,但又不願付出過大成本,因此實施制裁是牽制伊朗的有效手段。美國阻止了伊朗用SWFIT系統進行貿易結算的可能,並制裁與伊朗進行貿易的國家和企業,這對伊朗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當然,今後在制裁方面美國會採取多種靈活策略,比如階段性釋放一些紅利,通過疫苗或藥品等人道主義援助開打一個口子,換取伊朗凍結或暫停核開發。但為牽制伊朗,美國有可能把解除制裁的過程拉得很長。

美國還希望通過制裁伊朗牽制其他大國在這一地區的活動,使其他大國不可能真正與伊朗進行更多的合作。所以從大國博弈的角度來看,美國也不可能全面解除對伊制裁。總之,只要談,局勢就會有一定程度緩和,但美國的實質讓步不會輕易給予。

還有就是誰先讓步的問題。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已經引來國內鷹派的強力反彈,再在伊核問題上讓步太多,將可能引發更多反對。所以,美方雖然有意緩和,但表面上可能表現強硬,伊朗也會充分利用美國急於緩和這一心理。

筆者預測,11月29日的談判各方都需要一個外交成就,因此會達成一個初步結果,即雙方都認為談判是有益的,同時雙方將就人道主義援助及伊朗停止核計劃舉行進一步談判。未來,如果伊朗答應停止或凍結濃縮鈾的開發,那將是一個重大的讓步,但是這一切又是可逆的。由於伊朗對美國不信任,伊朗很可能要先看到美國採取行動,才有可能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