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宿景祥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英國向南海派遣航母艦隊背後的意圖

2021-09-09
宿景祥.jpg
正在南海進行補給作業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

根據美國和北約5月初確定的行動議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國8月份均派遣軍艦來南海,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四國聯盟”海軍匯合,進行聯合軍演。其主要目的,在於顯示西方勢力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以誘使世界上更多國家,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東亞部分國家加入由美國領導的“反華聯盟”。

自蘇聯解體後,北約就成為美國一個純粹的軍事侵略工具。但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和北約攻擊的都是無法自衛的國家,如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和也門。對於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美國及其盟國所進行的各種軍事演習,更多是帶有政治目的的軍事挑釁。正因如此,法國、德國和荷蘭都只是象徵性地派出了一、兩艘軍艦,為的只是保持某種程度的發言權。相比之下,英國派出的是一支航母艦隊,此舉既強調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同時也顯示了其更深的戰略意圖。

美國將中國和俄羅斯確定為未來數十年內首要的戰略對手,意味着其維持全球霸權的軍事和經濟成本急劇提升。當今世界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預計用不了很多年,新一代技術便會對經濟和軍事優勢起決定性作用,人工智能、網絡技術、5G無線寬帶和智能高超音速武器等等將能輕而易舉地破壞戰略對手的網絡、通信、電力、金融及關鍵生產系統。美國需要把更多戰略資源用於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為此不得不放棄部分戰略利益相對較低的目標,這也是美國決定撤出阿富汗的重要原因。

美國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是代價高昂的“無限博弈”。由於美國在很多關鍵性技術和新興產業領域並不佔據明顯優勢,需要大規模的技術投資,且美國經濟正面臨深刻的危機,這就決定了至少在今後一段時間裡,美國並不佔上風,未來美國與中俄之間戰略博弈的界限和前景更是晦暗不明,甚至勝負得失都難以判定,很可能是雙方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知道這一點,英國也清楚這一點,因而它們都不會低估中國市場的價值,更不會忘記它們需要中國經濟。

全球政治和安全局勢日趨複雜嚴峻,對於世界各國而言,維持經濟增長比以往更加困難,但也更為重要。只有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才能在高技術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參與國際競爭,並轉化為新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如果沒有足夠大的經濟規模和經濟增長,將無法參與新領域的競爭。正因如此,英國和法國、德國一樣,都極力否認與中國為敵,以避免損害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不同的是,英國更進一步,決心更深入地融入亞太經濟圈,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今年年初,英國已正式提出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申請。根據英國政府去年6月發佈的政策文件《英國尋求加入CPTPP貿易協定》,英國的目的有三:一是確保增加貿易和投資機會,支持工業復興;二是爭取對外貿易聯繫和供應鏈的多樣化,在全球不確定性和混亂加劇的情況下,提高英國經濟的安全性;三是確保未來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促進英國的長期利益,使英國成為國際企業和國際投資的全球樞紐。

英國於2020年底完成脫歐談判,重新掌握了國家自主權。英國申請加入CPTPP的條件也比較成熟。目前CPTPP協定只在七個成員國間生效,而英國已經與墨西哥、日本和越南達成貿易協定,剩下的四個成員國新加坡、新西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英聯邦國家,都與英國的政治經濟關係極為密切。

中國參與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RCEP)於2020年底達成,已經為亞太地區貿易提供了新的制度框架。RCEP包括中國、韓國、東盟等15個亞太國家,涵蓋約1/3的世界人口和GDP,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由於CPTPP成員中的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和越南同時也是RCEP成員,英國加入CPTPP後,可以間接地為英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新的通道,這也是相對於歐盟企業的一種新的競爭優勢,對於英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來說,這種優勢將比以往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