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賀文萍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使中東局勢再陷危險境地

2020-12-16
Iran

11月27日,伊朗最重量級核科學家、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莫森·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被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暗殺身亡。儘管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此次襲擊,但伊朗方面多次表示,此次襲擊系由以色列策劃實施,並且背後還有美國的參與。

憤怒的伊朗抗議者在獲知信息後即立刻湧上街頭,腳踩美國和以色列國旗。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也誓言,將會對核科學家被害一事發起報復行動。以色列隨即提高了各駐外使館及軍隊的警戒級別。原本危機四伏的中東局勢因此再陷危險境地。

此次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發生在一個極其敏感的關鍵時刻。一方面,美國大選結果已正式出爐,新當選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將於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宮。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拜登政府將重拾奧巴馬執政時期的中東政策,啟動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進程。

因此,暗殺伊朗核科學家有可能是刺激伊朗的一種手段,甚至是有意“邀請”伊朗的大規模報復,使得特朗普政府在下台前有理由放手一搏,聯手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一次徹底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這樣,既可以給拜登政府改善美伊關係埋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摧毀伊朗的核設施,以絕後患。

正因如此,伊朗的理性和忍耐似乎戰勝了復仇的狂躁和血性。迄今,伊朗並未如年初蘇萊曼尼將軍被美國“地獄之火”導彈刺殺後那樣向美國駐伊拉克基地發射導彈報復,也未對以色列方面展開任何軍事行動。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國防事務顧問侯賽因·德赫甘將軍在推特上發文,指責以色列製造了這起謀殺事件。德赫甘明確稱對方“試圖利用特朗普剩餘的任期,對伊朗強化壓力,挑動一場全面戰爭”。

為避免掉進美國和以色列給伊朗挖的坑,伊朗11月初還曾派出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將軍赴巴格達,告誡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所有盟友不要激化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避免給特朗普政府在任期最後時刻發動對伊朗軍事打擊的口實。

最重要的頂級核科學家被暗殺無疑是向伊朗未愈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雖然暫時強抑怒火,但伊朗方面記下了從年初蘇萊曼尼將軍被殺到年末核科學家被害這一筆筆血債。大仇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伊朗總統魯哈尼也說,伊朗會在“適當時候”對此事進行回應和報復。

雖然伊朗還沒有展開軍事層面的報復,但在加強核研發方面的回應卻馬上有了。12月2日,伊朗議會通過了一項關於核發展的法案,規定伊朗方面立刻提高核濃縮鈾丰度,以加速核計劃實施的力度和進程。該法案的通過一是為了向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的背後勢力釋放“伊朗絕不低頭、伊朗是嚇不倒的”信號,二是為了向憤怒的伊朗民眾表明,伊朗的核計劃並沒有因為痛失一名科學家而進入緩衝狀態,反而將加速前進,三則是為了今後在與拜登政府打交道時手上有更多的砝碼。

與伊朗的忍隱相對應的是以色列的焦慮。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里,美國和以色列在遏制伊朗方面的訴求高度一致,美國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甚至是縱容,也是歷屆美國政府里最突出的,美國以色列的關係也由此進入歷史最好時期。也難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由衷地說“特朗普使以色列更偉大”。

但美好的宴席終有曲終人散的那一天,如今,面臨拜登政府及奧巴馬外交班底的全面回歸,以及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戰略大方向,以色列再次感覺到了美國的疏離以及近在咫尺的伊朗核威脅。

伊朗核科學家在這一關鍵時刻被暗殺,如同對立各方槍已上膛,何時開槍就要看持槍人的定力和對目標的鎖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