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超越《中導條約》

2019-03-20
a.jpg

3月4日,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簽署了莫斯科暫停履行1987年《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中導條約》)的命令。該條約規定銷毀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此舉既代表俄羅斯對美國要求它全面遵守條約的正式回應,實際上也意味着《中導條約》的終結。中國官員和分析人士對條約的瓦解提出了警告,但如果中國政府能為促進全球核軍控做出更多貢獻,它的努力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除了相互指責對方違反條約以外,俄羅斯和美國的退出決定,還反映出它們對條約未能解決中國導彈部署問題的擔憂。多年來,俄羅斯官員一直向美國官員施壓,要求把中國納入核武器談判,儘管前幾屆美國政府始終尋求的是俄美雙方進一步削減核武器。

從概念上說,要限制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斷增長的在未來不測事件中進攻俄羅斯領土的能力,這個邏輯俄羅斯人是懂的。而且從實際上說,倘若北京同意使它的戰略方針更加透明,更受約束,俄羅斯也會更加安全。然而,俄羅斯政府一直在避免任何可能刺激中國政府的言行。與其他國際安全領域一樣,莫斯科希望華盛頓帶頭向北京施壓,使之成為一個更負責任的擁有核導彈的國家。

一些美國的軍事專家希望在亞洲部署常規中程導彈,以抵消中國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A2/AD),同時打消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對華盛頓保護它們免受外來威脅的意願或能力的懷疑。

經濟方面的考慮也讓美國(和俄羅斯)有興趣在亞洲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為了遵守只禁止陸基系統的《中導條約》,五角大樓一直依靠昂貴且老化的海基巡航導彈,來覆蓋500至5500公里的目標。與陸基系統相比,這些平台的維護成本要高得多,能夠攜帶它們的美國海軍軍艦數量也有限——這些軍艦還承擔著重要的對抗任務。與此同時,中國和現在的俄羅斯可以部署數量不限的低成本陸基機動導彈,這些導彈能夠攻擊亞洲的一系列目標。

中國官員一直呼籲美國和俄羅斯加大核裁軍的力度,但卻沒有削減甚至沒有承諾削減自己的核力量。中國學者爭辯說,他們的國家已經宣布不對其他國家首先使用核武器,這應該能夠彌補北京對核軍控的政策冷淡。然而,這種純粹的聲明性政策是無法執行的、可以反轉的,而且容易受戰略環境變化的影響。

即使人們把“首先使用”這種借口放在一邊,出於中國戰略核力量較小的原因接受中國可以不參加俄美核裁軍談判,但是,這樣的想法也不適用於中程導彈。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的中程導彈比莫斯科和華盛頓加起來還要多。

北京的導彈力量受限制,也將使它自己從中獲益。如果中國堅持壯大其軍事能力,對中國顧慮重重的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就更有可能部署美國的新式中程導彈,發展自己的進攻性打擊武器,或者強化有美國參與的導彈防禦系統。任何這類決定都可能導致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急轉之下,就像韓國2016年開始在本國領土部署美國“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之後所發生的,使兩國的商業關係受到傷害。

這種動態也有可能讓美國受傷。這些美國盟國的政府,或它們的民眾,並不渴望擁有也許損害其與中國經濟安全關係的美國武器系統。它們更希望中國加入俄羅斯和美國的導彈限制談判。這樣的軍控安排還可能積極推動中美俄三方關係,這種關係由於諸多安全和經濟爭端已經破損。

為緩和這些國家的民眾對部署針對中國的導彈的反對,讓他們更加安全,免受先發制人的打擊,美國可以在本土部署新的陸基中程導彈。不過,要有危機發生時迅速將這些導彈重新部署到亞太其他國家的應急計劃。只是,這種方案會讓使用陸基而不是海基系統所節省的成本變少,並且會帶來新的後勤要求和風險,因為在緊張關口將武器重新部署到中國附近,在某些情況下,非但不會起到威懾作用,反而會加劇局勢的不穩定。

一些人或許以為,要中國加入類似《中導條約》這樣的條約是不可能的。但近年來北京已經改變了許多從前“不變的”外交政策。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開始建造航母,建立海外基地,向電視觀眾炫耀其核武庫。不過,中國政府也可以改變它對軍控的態度,特別是在最近事態的壓力下,如中美關係惡化,朝鮮和平前景改善,以及俄美軍控談崩引發戰略不確定性。

即使中國政府仍不願意與俄羅斯和美國舉行正式的核軍控談判,北京也可能通過加深在這些問題上的官方對話,為全球的戰略穩定做出實質性貢獻。此外,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俄羅斯和美國的軍事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中國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安全地減少它一直以來的軍事不透明。

幾年之前,中國確實與奧巴馬政府進行過一些戰略安全和太空安全對話。另外,在上個月舉行的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發言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表示,“多邊主義是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路徑,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邊主義”。對中國來說,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就是參加有關其核部署和目標選擇的正式會談,並同俄羅斯和美國一樣,公開中國的核彈頭和運載工具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