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對朝鮮政策需要「走出歷史」

2016-03-25

近年來中國安全環境惡化同朝鮮半島局勢有直接的關係。自2009年4月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以來,那裡突發事件不斷,局勢有時極度緊繃。中國因地緣鄰接和當年的抗美援朝而極深地介入朝鮮半島局勢,故不得不經常在複雜尖銳對立的局勢中作相當困難的選擇。

本文談談基於歷史經驗的檢討。所謂歷史經驗,就是近代所面臨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給中國地緣戰略思維留下的深刻烙印,它導致很多中國人一直認為朝鮮半島是“戰略安全屏障”,後來又因冷戰造成的南北分立而使這個“戰略屏障”限縮到北朝鮮。

中國是有豐富地緣戰略思想的國家。自古以來,中國人是用“天下”的概念來界定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然後從中心來看天下,於是便有了“天子守在四夷”之說。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導致中國地緣安全環境出現重大變化,中國人開始用所謂“強鄰環伺,虎視鷹瞵”來描述國家的地緣安全處境,這反映了日益增強的不安全感導致的對周邊環境認知的根本改變,周邊地區從藩屬變成中國與列強之間的安全緩衝或屏障。

1881年間,翰林院學士周德潤給光緒皇帝上了一個奏摺,他寫道:“天子守在四夷,此誠慮遠憂深之計……我朝幅員廣辟,龍沙雁海盡列藩封。以琉球守東南,以高麗守東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上述闡述在當時中國人對周邊地緣戰略的認知中很有代表性。在中國人的地緣安全觀念中,控制住周邊是中國安全戰略的基本內容、基本追求,以及外交的一個基本任務。後來很多中國政治家如孫中山等,都是這樣思考朝鮮半島的。毛澤東在青年時代也深受影響。

爆發於冷戰之中的朝鮮戰爭將朝鮮的地緣戰略價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歷史學家們在冷戰結束後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毛澤東決定“抗美援朝”的原因十分複雜,它同美蘇冷戰和中蘇結盟有很大的關係,而且由於意識形態的鬥爭,朝鮮當時還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的東方前哨”。不過,在為抗美援朝而展開的大規模政治動員中,最能打動人心的話語還是“唇亡齒寒”,“抗美援朝”是因為有了“保家衛國”才得到大多數公眾的支持。這簡單明了地揭示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地緣關切。

近代歷史和朝鮮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了經久的戰略記憶,直到今天仍然縈繞於很多人的心頭,支配着他們的思考。現在的問題是應該如何評估這種歷史記憶的現實價值,因為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外部的冷戰結束和內部的改革開放已經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近代被視為強敵的國家今天幾乎都是中國被冠以各種名頭的“夥伴”,如“戰略”的、“合作”的、“和平”的等等。就算當年在朝鮮半島兵戎相見的美國,40多年前開始與中國結成共同抗衡中國前盟友蘇聯的“准同盟”,30多年前與中國建交,近些年成了兩個“利益攸關方”,兩國領導人都說要建立包括不衝突、不對抗在內的新型大國關係,雖然他們沒有諱言兩國也有衝突的領域。

看看中國四周的現實,當年的“強鄰環伺”已經變成今天的“弱鄰環伺”,那些領土糾紛都是鄰里之間發生的,這時誰也成不了中國的“屏障”,而且有的“屏障”根本就是麻煩的根源。尤其是經過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洗禮,沒有一個周邊國家(包括朝鮮在內)會願意被別人當作“屏障”。特別是周邊國家很容易將那種“屏障”論解讀為中國“中央王朝”心態的反映,從而心生反感。

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朝鮮還是中國的屏障嗎?不是,倒是中國成了朝鮮很多冒險行為的“屏障”,並因此導致自己的安全環境惡化。朝鮮決策者甚至會認為同中國進行這種博弈是理所當然的,毫無感激之情,因為反正都是基於各自的利益考量。這種認知不僅成為導致兩國關係出現問題的深刻根源,而且會使其他一些鄰國對中國的戰略意圖心生疑慮,應該承認它們的某些看法與中國對朝政策是有關聯的。

歷史經驗既可以使人明智,也會使人變得很保守,關鍵是要承認每一種具體歷史經驗的時空局限。中國對朝政策並不僅僅是基於地緣政治考慮,這項政策走到今天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不過,走出歷史,檢討傳統地緣戰略思維方式的局限性,至少可以減少調整政策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