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唐嵐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烏鎮方案」將助推中美網絡合作

2016-01-04

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此次會議因年內中美網絡關係動蕩起伏而更加引人注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提出了以四條原則與五個主張為核心的中國網絡空間理念,一方面顯示了中國最高領導人對網絡安全、互聯網發展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亦表現了中國欲借主場優勢向外界傳遞中國對互聯網的期待、為網絡社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的意願。在龐大網民群體和不斷提升的網絡實力背景下,中國正變得更為自信。

總體上看,習主席提出的“烏鎮方案”有三個核心,即共享、共治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共享”:互聯網帶給人類社會的變化有目共睹,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無論是國家政府還是普遍百姓,無一不享受到了信息通信技術(ICT)帶來的福利。然而網絡空間也不是“馬太效應”的例外之地,數字鴻溝仍未消除甚至出現了加劇的勢頭。中國作為大國有責任發起倡議並付諸實踐,讓更多國家搭上信息革命的快車,共享這一人類文明的成果。

“共治”:不能讓網絡空間淪為蠻荒的西部已成為共識,如何確立網絡空間的秩序和行為規範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網絡空間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多樣性,網絡威脅的複雜性,造成目前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單一方案或“萬能葯”,包括政府在內的所有攸關方都應承擔自己的責任。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一方面,ICT技術能為解決可持續發展、消除不平等問題提供更多可能,應幫助更多人、更多國家加入到全球網絡大家庭;另一方面,網絡空間成為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無視國界的網絡犯罪、網絡攻擊等威脅帶來了“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面對網絡空間的公害,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均無法獨善其身,僅僅保全自身的安全是不負責任亦是不現實的做法。

從上述三個核心的關係上看,共享是根本,共治是路徑,命運共同體是目標。中國正努力扮演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從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為網絡時代的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

在習近平主席看來,“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是當前網絡空間諸多問題的癥結,這為中美兩國在網絡合作帶來更多空間。從9月底中美簽署網絡安全協議,到12月初召開“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兩國收穫了眾多實質性成果。從確定雙方合作渠道的指導原則,到熱線、網絡安全個案、網絡反恐合作、執法培訓等的廣泛共識,中美網絡安全合作正沿着兩國商定的制度安排前行,成為網絡領域國際合作的典範。

未來中美網絡合作如何堅持這一既定方向並進一步深化,以共享、共治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的“烏鎮方案”提供了新思路。一是中美應共同承擔責任,“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應成為兩國網絡關係的主旋律。在限制信息技術濫用、反對網絡攻擊、制定國際規則等方面中美必然要發揮引領作用,中美當前就上述問題的合作最終將有利於形成全球框架。

二是理性看待分歧。毋庸置疑,中美兩國在互聯網治理、網絡安全等領域有着不同看法,這再正常不過。但一方面,這些分歧有時候是“大同小異”,如在國際互聯網治理模式上,中國不反對多利益攸關方,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明確堅持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民間機構、技術社群以及網民個人等多邊參與互聯網治理,如在數據流動上,中國也認同“網絡的本質在於互聯,信息的價值在於互通”。互聯網多樣性的價值就在於沒有哪一個觀點比其他的更為重要,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才是正道。

三是保持冷靜和剋制,秉承大國風範。網絡安全協議的簽署是中美兩國維護雙方戰略穩定的結果,未來更需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和拿出實際行動來呵護這一難得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內不少媒體對烏鎮會議的報道仍片面甚或一邊倒,用“主權”、“控制”等字眼來吸引眼球,誇大甚至歪曲中國的主張,而被媒體牽着鼻子走是成熟國家關係的大忌。

烏鎮會議期間,蘋果支付(Apple Pay)宣布將與中國銀聯合作進入中國市場,而微軟與中國企業聯合研發適用於中國政府部門的Windows10操作系統,這說明中美兩個大國還是有辦法增進合作、化解分歧的。總而言之,合作惠及兩國民眾,更有利於促進全球網絡空間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