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金瑩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副研究員

日本刀的教訓

2015-08-05

7月16日,日本眾議院強行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擴大自衛隊海外軍事活動自由度的安保法案。大約三個月前,安倍曾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承諾將在今夏完成強化安全保障立法基礎的工作,以使美軍和日本自衛隊的合作更加密切。現在,安倍兌現了他的諾言,完成了這一“戰後歷史上的大力度改革”。長期以來一直鼓勵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並且承擔更大安全義務的美國,對日本的這一新安保法制應該持支持和歡迎的態度。

安倍信誓旦旦地聲稱這一變革能使日美同盟更加牢固,並“邁向希望”。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或者說,擺脫了戰敗國身份並實現了軍事鬆綁的日本,果然能如美國所願,為其承擔全球軍事布局中的義務嗎?以中國軍事不透明及海洋安全為借口實現的這次變革,果然能幫助美國實現其亞太再平衡戰略,使地區和平獲得更多保障嗎?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但有一點已經可以確定,那就是安倍此舉會給日美關係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首先,從日美的同盟角度看,此次安倍政權強行推進立法的蠻橫手法,不但引發日本國會內部朝野嚴重的撕裂,而且國會外也形成了近乎一邊倒的反對浪潮。7月17日十萬民眾、7月24日七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安保法案,表面上日本民眾反對的是安倍,但潛在的矛頭則是針對美國。因為在這一次立法過程中,安倍政權始終高舉美國大旗,把美國的需要和利益掛在嘴邊,用美國這一外部壓力來對沖日本國內的反對。在享受了戰後70年和平的日本民眾看來,沒有華盛頓的背書,東京決然辦不成這件事,所以慫恿安倍把日本拉向戰場的背後推手正是美國。911之後美國發動的兩場戰爭,使日本民眾對這種“美國的要求”心生厭惡,因此目前日本社會“安保法案將使日本捲入美國發起的戰爭”的抗議四起,這種反對聲音中就明顯帶有一種新的“受害者”心態。而沖繩基地問題、原子彈轟炸日本等歷史舊賬也重新成為焦點,沖繩當地愈演愈烈的抗議,以及近期日本媒體越來越多的對廣島長崎之難的回顧,更使日本社會對美國的怨恨借戰後70周年以及新安保法案通過的刺激,發展成一股超越左右、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的反美暗流。在安倍等日本的現實主義者心中,現在的服從是為了未來的獨立,因此反美情緒的蔓延和滋長也可以在未來的美日關係中產生一種倒逼效應,這也許是安倍所言“邁向希望的日美同盟”的真正後果。

其次,此番美國替安倍擔罵名、背黑鍋所獲得的安全義務承擔,極有可能是一種有名無實的空頭支票。美國對日本安保政策修改的最大期待在於日本能分擔美國在東亞乃至全球範圍的安全成本。但從目前日本為海外派兵所作的種種限制來看,日本很難成為美國期望的這種戰略合作盟友。翻開戰後美日同盟歷史看,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到本世紀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日本一向表態積極,行動遲疑,嘴上說著積極協助美國,但最終要麼是自己悶頭髮戰爭財,要麼是不願付出任何實質的代價。正因如此,美國才要以法律條約的形式推動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真正承擔義務。但美國應該知道,日本是這個世界上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國家。日本當政者在實現了夢寐以求的軍事鬆綁目標後,完全可能以有和平憲法的限制為借口逃避它的義務。最近,日本發生的一件事尤其值得美國深思,近日日本政府宣布為節約成本將放棄2013年申辦東京奧運時承諾的主會場建設工程,日本對國際承諾從來都是現實主義的,在無利可圖時,財政赤字、民意反對等種種理由都可能被它用作拒絕的工具。

還有,美日將來在國際格局中誰利用誰越來越難說。按照今年4月美日新安全指針的規劃,未來美日的一體化進程將加速,如果這一進程促使日本積極干預南海和台灣問題,那麼中日關係將不可避免地持續緊張,而這種緊張又將不可避免地把美國拖入維護同盟亦或維護地區穩定的兩難選擇中。到那時,究竟日本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還是美中相鬥的獲益者,現在誰也說不清。因為日本人一直抱有充當領袖的野心,從來不會心甘情願地做美國的馬仔。對此,《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都刊登評論,認為美國無原則地支持安倍操弄安保法案,最後將傷及自身利益,CNN著名主持人法里德·扎卡里亞在7月26日的節目中,也規勸美國政府傾聽這些有識之士的意見。

本尼迪克特在其經典名著《菊花與刀》中分析過日本民族陰柔與兇狠的兩重性,這是美國從二戰中與日本血火博弈中得出的深刻結論,不應該好了傷疤忘了疼,否則,如果一味欣賞菊花,不知不覺就會發現自己的手已被東洋利刃刺得鮮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