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於28日赴美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並簽署礦產協議。烏克蘭26日晚宣布,烏內閣會議已批准這份“關於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規則與條件的協議”。
烏總理什梅加爾26日稱,當天他召開內閣會議並通過簽署礦產協議所需的必要決定,該協議核心內容共6項。
這6項內容分別是:烏美雙方將共同持有和共同管理一個重建投資基金;烏礦產和其他相關資源仍屬於烏克蘭,所有權不會轉讓給美國或其他人;烏克蘭將用自然資源未來收益的50%向基金注資;美國將以資金、金融產品和其他對烏重建具有關鍵意義的資產向基金注資;基金吸納的資金將只用於對烏重建項目的投資;該協議與烏克蘭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所承擔的義務不存在衝突和分歧。
多家烏克蘭媒體發佈了該協議文本。根據烏媒公布的文本,該協議共有11條內容,其中第3條寫道:“烏克蘭政府將把所有未來相關自然資源資產(無論烏克蘭政府是直接還是間接擁有)貨幣化所得收入的50%投入基金,這些資產包括礦產、碳氫化合物、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可提取材料的礦床,以及與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的其他基礎設施(如液化天然氣終端和港口基礎設施),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
澤連斯基26日在與媒體互動時稱,礦產協議是經濟協議,但他強烈要求至少包含一條“諒解”內容,即烏方視該協議為“未來安全保障的一部分”。經談判,最終烏方的這一要求在新協議中得到體現。
澤連斯基還說,按照雙方最終敲定的礦產協議,烏克蘭不需對美方已提供的援助承擔償還債務責任。此外,“協議不包括(美方此前要求烏方支付的)5000億美元、3500億美元或1000億美元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對烏方“有失公正”。
什梅加爾也作出類似表態:在烏談判團隊努力下,新協議“好得多”,協議中不再有5000億美元債務或其他債務的規定,不再有不公正的條款,雙方將共同控制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
烏克蘭《經濟真理報》報道稱,美方對新協議作出的讓步包括:刪除此前要求烏克蘭出資額需達到5000億美元的規定,刪除將美國對烏財政援助算作美國對該基金出資額的規定,美方還同意將美國完全擁有重建投資基金改為兩國共管。
《基輔獨立報》援引新版協議內容報道說,重建投資基金資金的來源不包括已構成烏克蘭一般預算收入的當前收入來源,“這意味着烏克蘭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和烏克蘭石油公司的業務將不受協議影響”。
烏輿論認為,美烏礦產協議目前只是一個“空殼”,前景“模糊不明”。
首先,協議只是框架,其關鍵——重建投資基金的具體運作方式仍有待談判。澤連斯基26日稱,下一步制定重建投資基金協議將“更加複雜、嚴峻”,因為將觸及出資額等實質問題,最終基金協議還需雙方議會共同批准,目前一切尚難確定。
其次,協議未明確對烏安全保障。據烏媒報道,作為烏方“核心訴求”的安全保障內容被放到協議第10條,而且只有一句話:“美國政府支持烏克蘭為獲得建立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所做的努力。”
烏輿論分析,雖然美方作出一定讓步,但並未滿足烏方核心訴求。
據烏克蘭《焦點》周刊網站報道,烏方熟悉協議談判的消息人士稱,如果美方不能就提供安全保障作出具體承諾,澤連斯基不會與美方簽署下一步的重建投資基金協議,而且烏最高拉達(議會)也不會通過一份沒有“保障”的協議。
據媒體報道,目前美國已停止對烏方的武器援助。澤連斯基此前表態稱,美軍事援助占烏武器供應的三分之一,沒有美國軍援,烏克蘭恐難長期生存。此間輿論認為,烏克蘭在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棋局”中重要性在下降,未來兩國關係降溫恐難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