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美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 多國擬反制

大公網 2025-03-28

        美國總統特朗普26日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於美東時間4月3日零時開始實施。特朗普稱,加征關稅將促使更多汽車製造商在美國設廠,促進美國就業及經濟增長。但輿論普遍認為,加征關稅將推高汽車價格,損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金融時報》認為,加征汽車關稅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顯著升級。

  【大公報訊】白宮文件顯示,特朗普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汽車和某些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適用於進口乘用車(轎車、運動型多功能汽車等)和輕型貨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等)。

   美國車企股價應聲下跌

   文件還顯示,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免稅條件的車輛,仍需就零部件中非美國製造部分加征關稅。白宮26日稍晚時間向媒體表示,此次加征的25%關稅是在現有2.5%的稅率基礎上疊加,因此總體稅率達到27.5%。

   特朗普當天稱,加征關稅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促使汽車製造企業迴流美國,“如果在美國境內設廠,關稅將是零”。但BBC稱,特朗普的最新舉措恐徹底打亂全球汽車貿易和供應鏈。

   根據標普全球汽車數據,2024年美國銷售的新乘用車中,近一半是在美國境外組裝,而在美組裝的汽車近60%零部件來自外國。墨西哥是最大的對美汽車出口國。排在墨西哥後面的依次是韓國、日本、加拿大、德國和英國。

   美媒指出,即使是通用、福特等美國本土車企,也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設廠,完成車輛組裝或需多次往返美墨、美加邊境。特朗普宣布加征汽車關稅後,通用26日盤後股價下跌8%,福特下跌5%。

   每輛新車恐漲價近10萬

   代表豐田、大眾、寶馬、現代等主要外國汽車製造商的貿易組織“汽車驅動美國”表示,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汽車價格大幅上漲,而新一輪關稅將使每輛新車價格再上漲3500美元至12000美元(2.7萬港元至9.4萬港元),而這些成本最終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赫夫鮑爾表示,汽車成本增加將降低需求,尤其是在消費者購買力較弱的情況下。他預計美國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將出現“大規模裁員”。

   針對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加拿大、歐盟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表示失望,已計劃採取反制措施,捍衛自身利益。

   加拿大總理卡尼26日表示,美國的汽車關稅是對加拿大的“直接攻擊”,加拿大將設立20億加元“戰略應對基金”,保護本國汽車業。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6日稱,歐美雙方供應鏈已深度融合,對美國加征關稅“深感遺憾”。歐盟堅持通過協商解決分歧,同時確保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當地時間27日凌晨,特朗普在社媒上發文威脅稱,如果歐盟和加拿大聯手對美造成損害,歐加將被徵收遠超目前計劃的大規模關稅。

   日本GDP恐下降0.2%

   美媒稱,美國加征汽車關稅,德國料將成為受影響最大的歐盟成員國。去年,美國從德國進口了價值248億美元的新車,幾乎占歐盟國家進口總額的一半。

   日本首相石破茂27日表示,日本政府需要考慮“適當的應對措施”,“一切選項”都在討論範圍內。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預測,25%的汽車關稅恐致日本GDP下降0.2%。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7日表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沒有哪個國家的發展繁榮是靠加征關稅實現的。美方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也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