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美今決定是否啟動對華貿易調查 港業界:未必行得通

大公網 2017-08-14
0814-6.jpg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於美國當地時間12日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對華啟動“301調查”。特朗普的這一舉動極有可能意味着打響中美兩個經濟大國之間貿易戰的“第一槍”。
 
  據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周一發表針對中國貿易行動的講話,屆時他將要求對中國“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強迫科技轉移等貿易行為展開調查。預計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將援引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展開調查。
 
  強硬貿易策略受質疑
 
  此前美國媒體透露,特朗普這一講話原定於8月4日發表,但後來被推遲。美國官員12日當天亦未明確說明美國貿易代表將在何時作出最終決定,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內部顯然一直有所猶豫和存在分歧。
 
  新華社的分析文章指出,這並不是推崇“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嘗試單邊主義貿易策略,也並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遭遇內部分歧和多方質疑。文章指出,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曾試圖援引《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授權商務部就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啟動調查。但由於遭到包括內閣成員、美國商界和外國盟友罕見的集體反對,特朗普改變了主意說:“我們目前不想做了。”
 
  英國金融時報也指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承諾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及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45%關稅,但都未成為現實。該報認為“就像特朗普其他挑釁性的貿易提議一樣,這項行動可能永遠不會成為事實”。
 
  美施壓欲增談判籌碼
 
  美國高級官員在中美元首就朝鮮半島局勢熱線通話的同一天做出要對華啟動“301調查”的舉動,有認為這只是特朗普虛張聲勢的施壓手段。
 
  台灣學者李淳認為,這是美國在朝核問題上認為中方努力不夠,因此回到強硬施壓的作法。調查本身有一段過程,調查後,有可能予以制裁,也有可能仍將中國維持在優先觀察名單,中間充滿可能性,這符合特朗普利用各種工具增加談判籌碼的風格。
 
  李淳指出,美中現在雖回到明顯對抗,但未必會撕破臉,未來還是有妥協、合作的可能性。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則認為,中國大陸不是日本,不會對美國祭出的301照單全收;中國大陸最大貿易夥伴是歐盟,特朗普已得罪英國以外的多個歐盟主要國家,要以此制裁中國大陸,未必能獲得這些國家的支持。
 
  貿易戰不能解決問題
 
  對於美方可能啟動“301調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3日表示:“任何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貿易措施,都應該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他還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的,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得.布朗認為,特朗普對華啟動“301調查”,使用一項過時的美國貿易法條款,其代價是巨大的,只會讓美中貿易情況更加糟糕。外界對於特朗普上任以來,採取一系列措施破壞了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承諾和幾十年來建立國際合作的努力已早有微詞,而啟動“301調查”則提供了更多“燃料”。
 
  出於對美方單邊主義舉措可能引發貿易戰的擔憂,國際金融協會日前呼籲,“兩國應進一步發掘各自比較優勢和貿易新機會”,而非通過貿易戰來解決問題。
 
  港股料不會強烈反應
 
  對於美國針對中國知識產權貿易行業調查,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表示,內地市場一直對世界開放,亦歡迎外資到內地投資,因為這樣才可以與世界接軌,內地和其他國家的經濟才會繼續繁榮發展。反而號稱自由的美國卻堅持貿易保護主義,封閉自己經濟,這樣做最終只會影響美國本土的經濟。他又說,內地不再依賴單一市場,與東盟或其他國家的貿易亦有增加。此外,內地亦可以透過香港轉口,將貨物運至美國及其他國家,所以特朗普的做法未必行得通。他認為,香港亦需要鞏固轉口港的地位和優勢。
 

  鼎成證券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相信,港股市場不會因為有關議題而作出太強烈反應;一方面由調查到執行報復措施,需時可能數個月至一年,另方面調查結果如何仍屬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