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中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成果顯著
《紐約時報》發表社論稱,根據上周在德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公布的研究結果,中國和印度都能輕易超額完成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所規定的目標。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似乎已經過了峰值,這比中國自己此前預計的達峰時間提前了10多年。在2022年前,印度也有望實現40%的電力來自非化石能源的目標。這都給美國上了一課。中印兩國還發現,有益於地球的綠色行動並不一定意味着巨大的經濟成本和投入,反而會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通過加大對太陽能和風能研究利用的投資,相關技術的成本已被大大降低,甚至比使用傳統能源如煤炭來發電還要划算。在不久前的一次能源拍賣會上,印度太陽能開發商給出的電力上網價格為每度2.44盧比(還不到4美分)。這比去年太陽能發電場的電力價格降低了一半,也比燃煤火力發電的平均價格低大約24%。
-
彭博社:菲外長淡化中國的戰爭警告,稱事情沒那麼嚴重
菲律賓外長卡耶塔諾5月22日表示,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杜特爾特總統關於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開採行動會引發戰爭的談話,絕無威脅菲律賓之意。杜特爾特19日在一次演講中透露說,在他提及了去年海牙法庭支持菲律賓領土主張的仲裁結果、並表達有在南海爭議海域開採石油的意願時,習近平警告稱若菲律賓執意在南海爭議海域開採石油,中菲間可能會發生戰爭。卡耶塔諾22日在馬尼拉表示,菲律賓不會與中國形成軍事聯盟,也不會與中國敵對。「我恨中國佔領了菲律賓的部分領土,但我愛中國人。」在22日新聞發佈會被問及習近平的這些談話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注意到了菲律賓外長就此作出表態。「中方始終致力於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直接有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磋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並在爭議最終解決前,推動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
路透社:美參院批准布蘭斯塔德出任新任駐華大使
美參議院當地時間5月22日以壓倒性多數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艾奧瓦州州長布蘭斯塔德出任美駐華大使之職的提名。布蘭斯塔德是最了解中國的美政治家之一,他將要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勸說中國對朝鮮採取強硬立場。朝鮮於22日剛剛宣布成功進行了一次中程彈道導彈試射。在提名聽證會上,布蘭斯塔德曾表示,在出任駐華大使之後,雖然他與中國官員的私交不錯,但在朝鮮、貿易爭端和人權等問題上他都不會讓步。他同時還表示,與中國官員的私交將會有助於解決一些棘手難題,如朝鮮和貿易問題等。習近平主席曾把現年70歲的布蘭斯塔德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彭博社】中國發展和依靠農業科技避免發生糧食危機
- 【華爾街日報】中國消費者鍾愛大排量車型
- 【路透社】RCEP協定談判出現分歧
- 【金融時報】投資國歡迎美評級機構進軍中國債券市場
- 【衛報】報告稱新開煤礦將加劇貧困惡化環境
- 【華盛頓郵報】台灣『衛福部長』指責大陸為政治而犧牲台民眾健康
- 【華爾街日報】電商巨頭京東開發重型無人機送快遞
- 【金融時報】中國將對進口糖加征高額關稅
- 【華盛頓郵報】中國發佈南極事業報告,稱暫無採礦計劃
- 【The Diplomat】中國的反間諜能力強於美國嗎?
- 【福布斯】中美經貿關係:好於想像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一帶一路』或不能如其所願
- 【華爾街日報】中國能源領域將向私有資本開放
- 【財富雜誌】中國能挽救好萊塢嗎?
- 【Quartz】紐約帝國大廈為浙大120年校慶點亮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