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
華盛頓郵報:朝鮮試射導彈考驗特朗普對朝戰略
朝鮮於5月14日再次試射了中程導彈。它不僅表明朝鮮在導彈技術上又有進步,還是對美總統特朗普聯合中國遏制朝鮮威脅戰略的考驗。中國是否會全面履行對朝制裁併支持實施新的嚴厲制裁措施?如果中國做不到這點,特朗普是否會順應國會的呼聲,不惜以中美關係的緊張為代價,對那些幫助朝鮮的中國公司進行制裁呢?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16日討論朝鮮新的挑釁行動。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黑莉提出了對朝實施新的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包括石油禁運等,法國和英國對此表示了支持。北京擔心無限的制裁措施和經濟壓力會置朝鮮於崩盤的邊緣,尚不清楚中國是否會支持新的制裁措施。中國外交部則呼籲有關各方都應保持克制,不做進一步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
-
福布斯:中美貿易新協定:為何會幾家歡樂幾家愁?
美中兩國近日就對一些商品和服務開放市場達成了新的協議,至少從表面看,這是個好消息。中美百日計劃中達成的妥協和早期成果,都將於7月中旬實施。但問題是,這一協議會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呢?僅僅靠精挑細選出的這些商品,無力解決美國與中國做生意的結構性難題。如果沒有精心設計的貿易標準和規則,這個協議對兩國整體貿易環境的影響將是有限的或者根本不會產生影響。協議也沒有解決中國對美國公司設置的技術轉讓要求以及對中國國有企業的不公平保護等問題。同時,協議也沒有考慮電子商務和數字貿易的標準問題。但不可否認,一些美國和中國公司會從中受益,甚至還增加了美國公司參與「一帶一路」的可能性。同時,協議還可能為中國公司投資美國基礎設施鋪平道路。至於協議的效果如何,未來幾個月內將見分曉。
新 聞
- 【衛報】歐盟對『一帶一路』的貿易文件持不同意見
- 【彭博社】中國股民再次經歷股市下跌之痛
- 【華盛頓郵報】特朗普是何時開始認為中國不再操縱匯率的
- 【邁阿密先驅報】盜版軟件泛濫致中國電腦網絡易受攻擊
- 【路透社】中國不惜犧牲點兒經濟增速來降低債務風險
- 【彭博社】高盛編製中國金融壓力指數,且指數確實在攀升
- 【金融時報】戴森在上海設研發中心擴大在華市場
- 【路透社】中國公布國家情報法(草案)徵求意見稿
- 【美聯社】山姆會員店進駐京東平台,顧客可網上購物
- 【金融時報】印度會成為中國地產開發商下一個戰場
觀點評論
- 【The Diplomat】香港特首被指干預對UGL事件的調查
- 【新聞周刊】俄總統普京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家安全戰略
- 【Business Insider】美F-35飛行員:中俄隱身戰機不是他的對手
- 【Barron's】亞洲航空瞄準中國廉價航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