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時報:『一帶一路』的影響波及全球
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的港口工程到東非的高鐵項目,再到貫穿中亞的輸油管道,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預計將耗資9000億美元,無疑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出於解決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擴大中國海外影響力的需求,中國提出了這一規劃,以期在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幫助改善全球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助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2013年以來,帶有「一帶一路」標籤的工程已經遍地開花,新西蘭、英國甚至北冰洋地區都有這樣的項目。由於這一倡議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各級官員都全力貫徹,並大力支持相關的項目。查爾斯·帕爾頓是歐盟前官員,並對「一帶一路」有過研究。他說,「如果你想要你的項目或工程獲批,你就把它說成是『一帶一路』工程。在中國,似乎任何事情都能和『一帶一路』產生聯繫。」
-
The Diplomat:杜特爾特的主席聲明給東盟南海政策迎頭一棒
4月29日東盟峰會在馬尼拉閉幕之時,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發表了會議主席聲明。菲律賓一外交官表示,如果說聲明對中國有點兒不夠強硬,這還算是客氣的說法。事實上,聲明中任何批評中國南海擴張政策的表述都被刪除了。在此情形下,杜特爾特無疑在南海問題上給了東盟當頭一擊。這將會產生嚴重影響,不僅會影響菲律賓,還會影響到本地區乃至域外國家美國。在美總統特朗普的亞洲政策尚未成型之時,關注的焦點是美國將在本地區扮演什麼角色。觀察家和分析人士都在設想一種極端的情況,即特朗普在包括南海等問題上對中國讓步,以換取中國在解決朝鮮問題上的支持與合作。
-
華盛頓郵報:中國版『維基百科』將上線,但不開放編輯功能
中國將在明年推出免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在線百科全書,來和「維基百科」一爭高下。目前,大批專家學者正在緊鑼密鼓地篩選和編輯詞條,並表示要用自己的百科全書來「引導社會公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科技史部的主編張柏春表示,如若對某一詞條有不同意見,都將提交給專家委員會來定奪。《中國大百科全書》收錄的詞條將涉及政治領導人、中共黨史,也會包括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和歐盟等。但編輯人員拒絕回答如何處理政治敏感詞條的問題。
- 【美聯社】習近平與杜特爾特通電話,呼籲在朝鮮問題上保持克制
- 【BBC】沙塵暴襲擊華北,殃及北京
- 【路透社】下一款iPhone將決定蘋果的在華前景
- 【路透社】朝鮮點名批評中國,中方稱要發展睦鄰友好關係
- 【彭博社】瑞信稱『一帶一路』投資規模或達5000億美元
- 【華爾街日報】中資公司收購1MDB基金資產的交易告吹
- 【美聯社】泉林紙業美國紙廠項目延期
- 【彭博社】H股受去槓桿壓力衝擊,錄得兩周來最大跌幅
- 【金融時報】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雄冠全球,但效果並不明朗
- 【紐約時報】中國遠赴非洲捕魚,或致非洲人無魚果腹
- 【彭博觀點】中國在重蹈西方在巴基斯坦所犯錯誤的覆轍
- 【Slate】微信功能強大如日中天,衝擊iPhone在華銷售
- 【大西洋月刊】中國和朝鮮開打新聞戰
- 【Foreign Policy】影響中美關係的50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