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8
-
金融時報:美國在華投資太少了
貿易和貨幣問題一直是特朗普政府對華經濟政策的重點。特朗普與習近平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達成的「百日計劃」,重點也是要解決雙邊貿易不平衡的問題。然而,中國對外資的限制性政策更應引起關注,因為該投資政策體系對美國和歐盟的對華投資都產生了負面影響。這一問題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最新報告中了也得到了體現。報告認為,中國是在服務領域對外資實施最嚴格限制的國家之一,尤為突出的是通信、法律、保險和金融業,而這些領域正是美國公司最有興趣的行業。中國一直在與美國和歐盟進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但英國退歐事件打亂了中英談判的步伐,而特朗普政府又限制美國公司的對外投資活動。但是,對在華和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而言,如果中國放開外商投資政策的話,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機,進而也能為美國國內創造就業崗位。因此,美國和歐盟都應加快與中國的投資協定的談判,爭取早日達成協定。
-
路透社:朝鮮是如何從中國獲得石油的
如果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加強對朝鮮的制裁措施,那麼平壤有可能失去其生命線:由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提供的石油。消息人士透露說,幾十年來,中石油一直從位於大連的兩個大型煉油廠以及附近的煉油企業,為朝鮮提供航空燃料、柴油和汽油產品,用小船經黃海運到朝鮮西海岸的南浦港。在過去40年里,中石油也控制着對朝鮮的原油出口。這些消息人士表示,原油是經中國邊境城市丹東的一條年代已久的輸油管道輸送到朝鮮新義州的蓬華煉油廠,它也是朝鮮唯一一座在運行的煉油廠。這五名消息人士還透露了此前未曾報道過的細節,揭示中朝兩國間不同尋常的關係。
新 聞
- 【Al Jazeera】美國敞開與朝鮮對話之門,中國表示歡迎
- 【BBC】律師李和平犯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緩刑
- 【彭博社】滴滴出行創紀錄融資55億美元
- 【今日美國】特朗普可從六個方面對朝鮮施壓,又不會導致戰爭
- 【華盛頓郵報】中國公布未落網『紅通人員』的海外住址
- 【紐約時報】中國富人爭奪的稀缺資源:美國的投資移民簽證
- 【華爾街日報】百時美施貴寶的丙肝口服藥在中國獲批
- 【金融時報】英國石油出售賽科石油的股份,售價16.8億美元
- 【華盛頓郵報】特朗普稱不會再輕易與蔡英文通電話了
- 【彭博社】中國國內金融整頓,離岸借款的吸引力大增
- 【紐約時報】丹麥海岸生蚝泛濫成災,中國人開口願意幫忙
觀點評論
- 【Aljazeera】特朗普面臨的朝鮮問題困境:制裁是辦法嗎?
- 【The Hill】美太平洋艦隊司令:不要期望中國能管控朝鮮
- 【Quartz】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本周秘密訪問中國
- 【The Diplomat】中國、俄羅斯與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夢』何以能令美國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