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論壇報:美第一女兒伊萬卡在華再獲三項商標
4月6日,中國商標當局再次初步批准了美第一女兒伊萬卡名下公司的三項商標申請,授予伊萬卡品牌珠寶、箱包和SPA服務商標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而當晚,伊萬卡及丈夫庫什納正在海湖莊園參加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的晚宴。儘管伊萬卡試圖把其白宮職位與公司生意區分開來,但上述情況表明她是不可能辦到的。雖然藉助公職影響力來提升一個品牌並不違法,但利益衝突法律禁止聯邦政府官員,包括伊萬卡和她的丈夫,參與那些可能會為自己及其配偶帶來經濟利益的政府事務。不少人已經表示,伊萬卡生意範圍擴展的越大,對這兩位深得總統信任的顧問能否在核心問題上給總統提供可靠建議的疑問就越大,這類問題包括貿易、知識產權以及人民幣幣值等。小布殊政府期間的擔任白宮首席道德律師佩恩特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先把生意放一放,不要試圖在擔任政府要職期間申請並獲得專利。」
-
Foreign Affairs:特朗普時代的亞洲戰略;五大矛盾制約美國亞洲政策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表示當選後將重建美國的亞洲政策。他威脅要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稱不僅要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還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然而在入主白宮後,特朗普似乎還是走上了對華政策的傳統老路。但現在要想對特朗普的亞洲總體戰略做出判斷,還為時尚早。小布殊政府時期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官員邁克爾•格林認為,自從1783年以來,美國的亞洲政策一直都有統一的中心議題。他認為,在過去的200多年裡,五個矛盾定義了美國的亞太政策,即歐洲和亞洲誰優先的矛盾、強調發展與大陸國家的關係還是海洋國家關係的矛盾(即發展與中國和日本關係的矛盾)、推廣民族自決與普世價值觀的矛盾、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的矛盾以及前沿防禦與太平洋縱深的矛盾。
-
華盛頓郵報:中國稱與朝鮮保持正常的經貿往來
依據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的制裁決議,各國不得向平壤出售軍事裝備。4月15日朝鮮為紀念金日成誕辰舉行的閱兵儀式中,電視畫面顯示有中國製造的卡車被用來運載彈道導彈。19日,中國外交部對此進行了辯護,稱中朝間保持着正常的經貿往來。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中國一向嚴格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包括根據安理會決議所承擔的國際義務。與此同時,我們也同包括朝鮮在內的其它各國保持着正常的經貿往來。」國際觀察人士警告說,朝鮮在規避聯合國制裁上有一套,尤其在那些軍民兩用的物資和裝備上。
- 【路透社】中國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結束訪韓回京歇腳
- 【彭博社】中國控房價措施難阻購房者熱情,房價繼續上漲
- 【今日美國】美方:中國釋放『積極信號』將幫助化解朝鮮危機
- 【NPR】中國與朝鮮:弱者的不屈與強者的無奈
- 【紐約時報】朝鮮問題的悖論:為何在核武上沒有好選項可用
- 【路透社】政府削減電動車補貼,汽車廠商仍全力發展電動車
- 【華盛頓郵報】多數西方大國領導人將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金融時報】中國鐵礦石價格降至五個月來的低位
- 【華爾街日報】中國債務雙周期的危險
- 【金融時報】特朗普對華政策趨軟,美工商企業界寬心
- 【Barron's】特朗普為何不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軍隊在哪些方面可以當美國的老師
- 【Foreign Policy】解密中國奇特的『伊萬卡熱』
- 【Quartz】中國消費者不接受Weetabix穀物早餐
- 【The Diplomat】中國最新經濟數據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