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討論日益升級的朝鮮問題
4月12日,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就局勢趨緊的朝鮮問題交換意見。在由特朗普發起的這次通話中,習近平強調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問題。有報道稱,日本也將參加美海軍卡爾·文森航母戰鬥群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的行動,這使得局勢進一步惡化。朝鮮將在周六(15日)舉行活動,紀念金日成誕辰105周年。據悉,金正恩有可能藉此機會進行新的核武試驗,或者導彈試射。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發表了一篇措辭非同尋常之嚴厲的社論,警告並敲打朝鮮,稱如果它進行核武試驗,將掐斷對朝鮮的石油供應。「如果朝鮮在本月再破底線,中國社會將會願意看到安理會做出包括嚴格限制對朝鮮出口石油的空前嚴厲反應。」
-
彭博觀點:為何說美聯航不會失去中國市場
截至4月11日下午,中國社交媒體對美聯航的譴責和憤怒仍在持續發酵。在新浪微博上,主題標籤「美聯航暴力驅客」下貼文的小時瀏覽量高達2千萬次。中國網民的憤怒浪潮也引起了美國聯合大陸控股有限公司股東的注意,因為公司股價因此下跌了4%。表面上看,股價下跌似乎是必然的結果,但從中長期來看,美聯航無需對此擔憂,因為現在怒火難平的數千萬網民將來還會乘坐美聯航的班機。美聯航有它的優勢:正如在美國內一樣,它面臨的競爭壓力並不大。根據中美一系列雙邊協議,美國的航空公司每周只能經營140個中美間的往返航班。
-
金融時報:中國煤化工工程重獲新生
在中國富煤缺水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區,耗水量巨大的煤變氣或煤變油工程卻在蓬勃發展。在經歷了長達三年之久的煤炭價格下跌之後,煤化工項目終於迎來了新生的機會,包括把煤炭轉化成汽油、化工原料和液化氣等。2008年以來,鑒於對這類項目耗水和污染的擔心,很多項目被迫下馬。煤炭轉化工程不僅僅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還會帶來嚴重的污染。由於煤炭價格走低以及汽油和液化氣價格位於高位,煤化工項目都是盈利的。現在,中國煤炭巨頭又希望借「一帶一路」的東風,把煤化工技術輸出到「一帶一路」的國家,但問題是,這些項目在中國國有企業主導的領域能夠成功,並不意味着可以照搬到其它國家。
- 【華爾街日報】教育和衛生保健費用拉高消費者價格指數
- 【彭博社】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張向晨赴任
- 【衛報】中國將增加好萊塢電影的進口數量
- 【路透社】中國抨擊達賴喇嘛竄訪爭議地區
- 【路透社】黃岩島之旅的所見所聞
- 【美聯社】大陸警告台灣有關方面勿干預依法辦案
- 【BBC】龐巴迪與西門子就火車業務合作展開談判
- 【紐約時報】樂視收購美電視機廠商Vizio的計劃流產
- 【金融時報】分析師稱中國CPI和PPI的剪刀差在擴大
- 【Politico】中美元首通電話討論朝鮮威脅問題
- 【福布斯】中國為何能被冠以移動電商的龍頭老大
- 【華盛頓郵報】中國與加拿大或將進入經貿蜜月
- 【Business Insider】朝鮮問題:特朗普對華說的似乎總能奏效
- 【Quartz】空氣污染難阻馬拉松熱潮,各國跑者湧入中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