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中國這個鋼鐵俠太過強大,特朗普或難駕馭?
美總統特朗普4月20日簽署備忘錄,要求調查從中國等國家進口鋼鐵產品是否威脅美國家安全,有意拿鋼鐵出口對中國開刀,但這也許根本嚇不倒北京。中國去年對美鋼鐵直接出口額為62萬噸,相對於中國8億噸的鋼鐵年產量而言,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中國一直被指責向國際市場低價傾銷其過剩產能,而其近鄰韓國和日本的鋼鐵業都感受到了巨大衝擊。日本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則直接怪罪中國,稱中國大量出口傷害了美國、印度和日本的鋼鐵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1日回應說,中國還要看美方這個調查到底是什麼樣的指向,之後才能作具體評論。
-
華盛頓郵報:特朗普政府關注東南亞以制衡中國
東南亞曾是美國過去幾屆政府關注的重點區域之一,而現任總統特朗普似乎忽視了這一地區。隨着副總統彭斯4月20日到訪印度尼西亞,這種局面將會改變。彭斯也宣布特朗普總統將在年內訪問這一地區。東南亞國家希望美新政府能作出承諾,制衡中國在本地區日益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越南外長本周在華盛頓訪問,東盟10國外交官員也將在5月初組團前往美國,表達它們的關切。這些國家認為,美國把精力都放在了中東反恐、歐洲傳統盟友以及朝鮮問題上了,因此忽視了東南亞國家的利益。彭斯說,華盛頓將會「加強與東盟的夥伴關係和我們的友誼」,加強經貿關係,並增進在打擊恐怖主義和南海問題上的安全合作。
-
Quartz:特朗普的對朝政策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朝鮮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噩夢。奧巴馬政府的「戰略容忍」政策只不過是用華麗辭藻表明華盛頓不再急於和朝鮮談判了。美國寄希望於中國能對朝強硬,同時加強導彈防禦系統建設以及加強美日韓在情報和防務上的合作,而且金正恩必須認真承諾無核化,否則美國不會浪費時間坐下來與朝鮮談。到奧巴馬向特朗普交棒的時候,一位權威物理學家估計朝鮮已經擁有「足夠製造20-25枚核武器的鈈和濃縮鈾」。因此,特朗普政府希望能有所不同,但迄今為止,還不能說「戰略容忍」政策已經結束。在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政策評估後,特朗普政府的對朝新政依然是奧巴馬政府政策的延續,只不過言辭上更強硬而已。
- 【路透社】環保部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企業有環境違規行為
- 【紐約時報】菲國防部長登上南沙中業島,中國提出交涉
- 【彭博社】高盛認為中國需求將激活萎靡不振的國際金屬市場
- 【金融時報】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足
- 【新聞周刊】朝鮮的友鄰中俄都否認在準備戰事
- 【彭博社】特朗普堅信中國正『努力』約束朝鮮
- 【衛報】安理會警告朝鮮:要麼停止核試驗要麼面臨制裁
- 【金融時報】中國私人飛機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 【華盛頓郵報】中國人對抑鬱症患者仍抱有偏見
- 【每日電訊報】朝鮮問題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良策
- 【大西洋月刊】特朗普與家族商業帝國
- 【福布斯】中菲關係:中國更需要菲律賓這個朋友
- 【財富雜誌】中國企業為何熱衷於向海外擴展
- 【Foreign Policy】特朗普對朝僵局令盟友和對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