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必須重新定位中美關係的未來

2018-12-10
b.jpg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其中最大的一個變數就是維持了40年基本穩定的中美關係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過去幾十年間,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取代了冷戰時期體制與陣營的對抗這個主要矛盾。各個國家、民族、國家集團都以自身的實際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發展利益作為主要任務,求富、求強,政治矛盾相對淡化。然而,金融危機之後的十年,由於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強大衝擊,國際經濟體系和格局正發生“深刻、複雜、前所未有的變化”。

此輪中美貿易衝突,是在全球經濟復蘇尚不穩定、全球貿易正處於復蘇關口的重要節點發生的,對世界貿易格局的發展以及世界貿易新規則的形成將產生重要影響。依據摩根士丹利報告,目前已經確定的2000億關稅不僅會對中國GDP造成0.2到0.3個百分點影響,而且也會對美國GDP有0.3或0.4個百分點的直接衝擊。如果全球貿易爭端交叉式持續升溫,會導致全球價值4610億美元的貨物貿易受到衝擊,並將影響到全球2.5%的貿易往來和0.5%的全球GDP。在全球經濟共振復蘇減弱情況下,2019年貿易戰對全球經濟衝擊的邊際效應會急劇放大。

到底該如何評估中美貿易戰的走向及其未來前景?我們認為,未來無論是戰是和,是大戰還是小戰,都必須重視中美衝突與摩擦的長期性與複雜性,中美貿易問題本質是二戰之後國際秩序演變與全球系統性問題的一部分。

本質而言,美國對華政策以及美國內部戰略方向的調整,為貿易爭端提供了思想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支持。2016年特朗普上任以來,對華態度整體趨向強硬,美國主流政界對華“接觸派”勢力日益衰弱,“對抗派”力量日益增強。在2018年初發佈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中國被首次定義為“戰略性競爭對手”,這標誌着美國對華政策進入新階段。因此,本輪貿易戰只是一個前奏,隨着美國對中國定位的根本性變化,乃至中美兩國關係格局的“質變”,中美衝突與摩擦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以及邊打邊談的常態化將是無法迴避的歷史必然與挑戰。

“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壞也壞不到哪兒去”,這種定性可能會發生改變,未來中美兩國關係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景?不妨做以下三種假設或預判:

第一種結局:斗而不破。雖然兩國關係緊張加劇,但仍得以保持在競合關係的範圍之內。雖然兩國關係的天平已經傾斜,但分歧與合作之間的平衡仍未徹底打破,經過努力可以找到雙方都能接受、互利共贏的“休戰方案”。

第二種結局:演變為新冷戰。雙方若因為貿易戰而驟然分離,各走各路,甚至人為脫鉤,演變為新冷戰。目前,美國以及中國政策研究界都在討論中美經濟關係脫鉤這個話題。“脫鉤”與“競爭”與40年前的“接觸”與“合作”截然相反。我們很難想像,人類歷史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的相互依賴解體,兩個國家目標相悖、漸行漸遠是否真的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發生。我們也很難想像這一解體給世界和平與世界秩序帶來的後果。

第三種結局:走向全面對抗。如果雙方不能有效管控摩擦和分歧,任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社會各個領域的摩擦升級,甚至一方執意挑戰另一方的核心利益,引發嚴重危機與對抗,那麼將不可避免導致對抗與衝突迅速向其他領域擴散,直至走向全面對抗的危險邊緣。

現在中美關係確實到了一個轉折點,是分道揚鑣甚至冷戰,還是能夠坐下來重新談判達成協議,在將來繼續共同合作?目前看來中美關係的前景依舊不明朗,雖然中美雙方高層已經回復接觸,並確認了中美領導人在G20會議上的會晤,但就長遠而言,中美需要對兩國關係共同給予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明確定位,形成處理問題的標杆和基準,確保兩國關係不出現根本性、方向性的逆轉。

回顧歷史,與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集團之間經濟關係涇渭分明不同,中美之間無法徹底割裂經濟聯繫。作為兩個大國,中美合作與競爭是常態,我們必須承認中美兩國之間的戰略競爭,但這種戰略競爭不必你死我活,而可以是一種良性競爭,從此前的“既合作又競爭”,到現在的“既競爭又合作”。承認雙方存在矛盾也存在共同利益,並在合理範圍公平分配利益,是維繫中美關係的前提。如果一方要獨佔利益,將導致合作破局;如果一方要強佔利益,就必然引起衝突甚至對抗。在中美競爭與合作交織的情況下,維護中美雙邊關係與破壞雙邊關係都需要付出代價,但從長遠來看,破壞雙邊關係的代價將會遠超維護雙邊關係的代價。

面向未來,世界需要一個全新的多邊體系。全球貿易體系的危機也是多邊主義的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通過規則、共同原則和制度構成的體系開展全球合作。這種合作帶來了重大的社會進步和經貿繁榮。十年前,各國攜手合作,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才確保“大衰退”沒有成為另一次“大蕭條”。然而,在當前世界形勢更趨複雜、面臨日益增多的共同挑戰時,世界各國採取集體行動的意願卻在減退。我們必須面對的是,現行全球多邊體系中的某些規則早已過時,某些機制也嚴重滯後於外部的急劇變化,使新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危機也是改革的機會,必須加快全球多邊體系改革,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和持續性的全新多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