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鄒思雲 巴黎政治大學、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

新冠疫情對「一帶一路」的影響

2020-07-30
3.jpg

新冠疫情的出現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隨着各國放鬆旅行限制和邊境管控,“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會繼續按計劃進行?或者是,新冠疫情會使其徹底更弦易轍?中國外交部今年6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一帶一路”項目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40%的項目幾乎未受負面影響,30-40%的項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包括中巴經濟走廊、雅萬高鐵在內的大部分重頭項目已於4月復工。已經開工的項目將會完成(儘管會延期),計劃中的項目則將由中國和東道國分別重新評估。泰國的曼谷-呵叻高鐵等一些項目已經推遲,但被取消的項目數量有限。

事實證明,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一帶一路”具有很強的韌性,它開始重新確定重點,對形勢變化具有適應力,特別是在較長期內為調整經濟發展方向提供支持的領域。

精心選擇項目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財政和國內政策性資本的支出有限,對“一帶一路”的貸款停滯,商業性投資則更加具有針對性。2020年前六個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建築合同金額同比下降5.2%,去年則是增長33.2%。然而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儘管總投資下降4.3%,但2020年上半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增長了19.4%。受國內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制約,以及來自中國的投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審查(尤其在西方市場),預計中國今年的境外直接投資總額將出現大幅下降。儘管如此,“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勢頭仍保持了相對穩定,“一帶一路”國家佔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比重持續上升。這說明,中國企業對供應鏈多樣化有持續的需求,尤其是在東南亞和南亞的鄰國。

由於疫情暴發時採取了封鎖措施,中國工人無法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築工地。“一帶一路”項目主要依靠中國而不是當地的材料和供應,因此中方製造業供應鏈的中斷,也阻礙了項目的進行。為此,中國企業正尋求在鄰國建立產能,以對沖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雖然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是一種結構性趨勢,但海外貸款這種參與“一帶一路”的形式越來越不受歡迎。鑒於國內存在經濟壓力(受不良貸款上升和政府需要刺激經濟等因素影響),資金緊張的國有銀行不願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多貸款。而且,在預算赤字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東道國也不願增加債務負擔。隨着風險偏好下降,對貸款的供應和需求減少,採取措施避免產能過剩和支出浪費,將有助於加強“一帶一路”沿線靠貸款建設的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性。

新的重點領域

疫情還突顯出新興經濟體在衛生和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而中國期望通過“健康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來填補這一空白。“健康絲綢之路”於2017年啟動,目前已經成為中國“口罩外交”的延伸。中國不僅通過捐贈和諮詢為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同時還對這些國家進行商業出口。通過“健康絲綢之路”,中國希望減少疫情對經濟的破壞,同時傳遞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和知識。圍繞“健康絲綢之路”的新話語表明,除了硬件設施,中國的興趣還在於發展“一帶一路”的軟設施,並擴大它的軟實力。

自從2015年正式啟動以來,旨在擴大中國海外數字基礎設施的“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也在加快。由於中國承諾增加在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G網絡投資,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投資活動可能會大幅增加。跨境電子商務計劃也被優先考慮,以幫助加快中國的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在醫療與數字技術結合的情況下,中國醫療技術部門可能會發現,其涉及公共衛生的高技術出口機會增加了。例如用到人工智能的技術,以及其他識別、監控病毒攜帶者的新技術,特別是在印度和泰國等國家,中國的技術已被用於發展智能城市。將重點轉向開發科技及衛生領域的項目適逢其時,這些項目不僅能為中國更高的附加值生產和提高地方經濟生產率提供機會,而且往往比傳統的基礎設施項目更便宜,更容易交付,更能賺錢。

合作新動力

為應對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中國同意根據G20的緩債倡議(DSSI)協調債務減免,這是北京首次參與多邊債務減免計劃。今年6月,中國又宣布註銷為非洲國家提供的34億美元無息貸款。專家表示,儘管大規模註銷商業和優惠貸款的可能性不大,但有關債務重組的討論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協商。

由國家支持參與“一帶一路”的商家或許還將尋求更多國內外私人企業的加入,以增強對“一帶一路”項目融資模式的創新和支持。在最近全國政協會議上的情況介紹中,來自國有建設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代表表示,“工程總承包+融資”這種商業模式已經影響中國的海外工程承包企業,“現在已經到更多支持企業開展第三方合作及投資/建設/運營業務的時候了”。雖然前一種模式有利於國有企業和有政府背景的融資,但後一種模式可以為包括外國公司在內的私人參與方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外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機會增多,反過來也有望提高“一帶一路”活動的質量和標準。

下一步會是什麼呢?短期內,在為實現國內經濟復蘇提供公共支出,及為應對當前危機給“一帶一路”提供財政補貼之間,中國政府需要進行平衡。目前,北京的重心主要在前者,因為新的“一帶一路”項目很難讓中國普通民眾接受。儘管如此,“一帶一路”不會被放棄,其項目很可能在中長期內恢復,但項目的性質和範圍在疫情過後將有所不同。債務違約和項目延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額外的問題,不過,中國轉變“一帶一路”理念所帶來的機遇,也許將超過為疫情付出的代價。故此,中國應對和適應形勢變化的能力,對於2020年後的“一帶一路”建設至關重要。